全面二孩生育高峰來臨,醫院產科爆滿 新華社 發
全面二孩首個生育高峰來臨,生孩子都選大醫院床位爆滿,如何破解?
今年年初,全面二孩政策開始實施。根據廣東省全員人口數據庫的數據,今年1-9月,全省戶籍人口出生95.48萬人(2015年同期出生為75.43萬人),其中二孩出生36.2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8.77萬人。
另一邊,廣東大型三甲醫院的產科忙得不可開交,建檔難、檢查難、病房擠、醫護加班加點已經成常態。“我們已經開始了產科大忙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副主任張睿坦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的孕婦們陸續進入預產期,接下來,這樣的忙碌只會再度加劇。
記者3日從廣東省衛計委獨家獲悉,為應對全面二孩生育高峰,目前,省衛計委正在組織對助產機構的服務能力摸底,將大力推廣孕產期保健服務分級診療。
三甲醫院產科持續爆滿
剛剛懷上了來之不易的“二寶”,37歲的王女士已經開始擔憂。離家僅十分鐘步行路程的大型三甲醫院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暫停了建檔,而已然高齡的她并不愿意到傳說中床位較為寬松的二級醫院去。
事實上,有王女士這樣想法的孕婦十分普遍,因此,近幾個月來,廣東大型三甲醫院的產科一直爆滿。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門診建檔數據顯示,預產期在11月份的有1400人,超過去年全年單月最高峰的1025人。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越秀院區產科主任溫濟英告訴記者,今年7月至今,該院門診量每月都達10000人次,較去年增加了近三成。另外,分娩量和住院量增加了兩成。“每個月新生兒出生量較去年同期都增加了100-150個,產婦住院增加近200個。”
綜合醫院的產科也一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兩個月來的產科分娩量較去年多了三分之一。
資源告急集中在珠三角
記者從省衛計委獨家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常住人口中新增符合生育政策的育齡婦女876萬,30歲以上占66.8%。根據孕婦建檔情況,2016年第三季度全省新生兒已經比第二季度增加了19%,預計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全省孕產婦數將比2015年增長27%。
從產科資源總量來看,全省現有1902家助產機構,實際開放產科床位44799張,具有助產技術服務人員29560人,資源告急的機構主要集中在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和人民醫院,尤其是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區。按照每張產科床位承接的分娩量來看,婦幼健康服務機構(53家)是綜合性醫院(47家)的1.11倍,是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中醫院(28家)的1.87倍。
人手不夠醫生“累到不行”
一方面是孕產婦扎堆,產科一床難求;另一方面,是產科醫護們已經“累到不行”。
記者走訪發現,省人民醫院、中山一院、省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多家大型三甲醫院的產科醫護們已經持續加班了大半年。“以前半天的普通門診,現在都要做到下午近兩點,專家門診都是直落一天,醫生們已經超負荷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副主任張睿告訴記者,該院往年產科并不太擁擠,如今,全科十幾位醫生根本不夠,一些進修、規培的醫生也開始幫忙了。
人手不夠是多數產科爆滿醫院的現狀。在省婦幼保健院越秀院區,盡管今年已經新增了四名醫生,加上規培的醫生,但產科的工作量還是超負荷。溫濟英告訴記者,產科不到100名職工里,已經有15人懷孕,還有幾個正在休產假,“現在病房里的醫生如果沒有手術,都要到門診來幫忙了。”
大醫院加快周轉騰出病床
醫院方面,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生育高峰,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專門開設“助產士門診”,主要為孕婦提供分娩的評估、咨詢和宣教服務,同時,也會對孕婦的整體情況作出評估,這些工作提前在門診完成,有助于減輕產房的工作壓力。
東莞市各醫院聯手為危重癥孕產婦以及新生兒構建急救網絡,醫療保健機構一旦出現危重癥產婦或新生兒,立即組織院內會診搶救,并直接撥打急救網絡管理中心(設在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救治熱線。由81名專家組成的市級專家組24小時待命,接受急救網絡管理中心統一調度。
“有限的資源下,我們只能加快周轉了。”溫濟英表示,如今,在保證醫療安全的情況下,對于自然分娩后恢復較好的產婦,24小時后將安排出院,而剖腹產的產婦恢復較好的,滿三天也會出院,“當然,前提是保證安全。如果有特殊情況,一定會根據病情來決定。”
一直沒有對產科建檔作限制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如今也采取了加快周轉的形式來“騰”出病床,“如果接下來人更多,可能會考慮有所限制了。”張睿說。
廣東將推廣孕產期保健分級診療,助產機構分為一、二、三級
三級助產機構只收“嚴重高危”
10月底,國家衛計委下發《關于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若干意見》,要求在縣級醫院新增產科床位8.9萬張,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名。
11月3日,記者從省衛計委獨家了解到,為應對全面二孩生育高峰,廣東已經在全省助產機構中實行產婦分娩信息登記、孕產婦死亡監測、出生缺陷監測,為資源調配和產科質量進行預警。目前,廣州、深圳已經實現了孕產婦分級管理和救治,廣州市通過微信平臺每日發布床位信息,深圳市通過公眾網每日發布產科床位動態情況,珠三角大部分三級醫療保健機構已實現產科門診預約診療服務。
下一步,廣東將推動各地政府更加關注產兒科建設和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針對緊缺地區,加強產兒科資源配置,同時對現有產科床位進行升級調整,增加重癥救助資源配置。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產兒科建設的具體方案。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出生缺陷綜合干預中心。在各級助產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間建立有序的分級協作機制,提供孕產期保健、兒童保健服務,并為高齡孕產婦提供專門的技術支持,提高母嬰健康水平。
此外,大力推廣孕產期保健服務分級診療。目前,省衛計委正在組織對助產機構的服務能力摸底,下一步將根據服務能力,將助產機構分為一、二、三級。其中一級助產機構接診正常孕產婦,二級助產機構以接診正常和一般高危孕產婦為主,三級助產機構以接診嚴重高危孕產婦為主。全省計劃在12月組織專題培訓,推廣孕產婦保健分級管理、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責任編輯:陳錦娜
- 山東成“最敢生”省份 二孩政策對出生的影響日趨明顯2017-01-23
- 全面二孩第1年 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2017-01-22
- 催乳師市場亂象:準入門檻低給錢就能辦證 監管缺失2017-01-19
- 二孩生育大軍“攻陷”產科病房 高齡產婦絕非少數2017-01-12
- 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確:提倡生二孩 延長生育假2015-12-22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龔正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 龔正2017-04-1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