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報道: 用生命完成最后的堅守 ,生死一線之際,劉智明反復說這句話令人淚目
2月22日消息,記者昨天獲悉,武漢市委決定追授劉智明同志“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劉智明生前任武漢武昌醫院院長,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2月18日上午,他生命的刻度永遠定格在51歲。過去一個月,跟病毒的戰斗,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死之間 仍惦記著“不要感染別人”
“折騰了一晚上……我以為我要死了,缺氧。今早打了呼吸機,好多了!” 2月4日,丈夫劉智明發過來的一條消息讓蔡利萍至今難以釋懷,沒想到微信上的幾句簡短對話竟是兩人的永別。
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區護士長,同在一線的她回憶說,1月份幾名發熱病人住進武昌醫院ICU,劉智明擔心病人就醫治療不及時、醫生接診流程不順利,堅持自己帶頭查房。
從院長變成病人后,劉智明也沒放下身上的擔子。病人收進來沒有?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嗎?……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
ICU主任徐亮多次提醒必須好好休息,但劉智明總是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
消化內科主任王珣去ICU看望,當時劉智明已經用上呼吸機,說話都很困難,卻還在叮囑她,一定要確認有沒有同事被感染。
2月13日,劉智明病情突然加重,接受搶救。在生死一線之間,他還在反復強調,“不要給我插管!”
“我們的ICU病房不是負壓病房,醫生插管治療容易形成氣溶膠,有傳染風險。”武昌醫院紀委書記洪毅眼圈紅了,“這個時候他還惦記著同事安危。”
疫情襲來 沒有半點推脫就上了戰場
1月21日下午4點,武昌醫院被征用為武漢市第一批定點醫院,準備接收發熱病人。這是一個繁重的工程:兩個小時內將門診部改成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3天內完成全院既有499名其他疾病患者的轉移工作,其中危重病人30余名,可供調用的救護車僅有4輛;轉移病患的同時,對武昌醫院西院區進行整體改造,建好300張隔離床位……
收到通知半小時后,劉智明召集相關部門商議方案。當天下午6點,就把門診部改成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
1月22日凌晨4點,劉智明給妻子打電話,讓她幫忙送些換洗衣物,因為改造成定點醫院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劉智明結合專家與醫院實際,帶領職工騰挪改造、反復設計,硬生生從“巴掌大”的西院區里騰出了504張床位,比上級要求增加了近七成,并且如期投入使用。
改造病區、騰挪病房、運送病人、調配人員、解決物資……一個個任務接踵而至,坐鎮醫院的劉智明連軸轉。他經常吃住在醫院,就睡在辦公室。
武昌醫院戰線長、任務重,在只有少量外地醫療隊支援的情況下,不僅完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還承擔了血透、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治工作,三大院區收治患者約千人。
戰斗未熄 “他化作一道光”
2月18日上午10時許,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劉智明病床前的心電監護儀,變成了一條直線。
這位在一線抗擊病毒的白衣戰士,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即將到來時,永遠離開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劉智明醫生感動了也挽救了無數生命。”2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通過社交媒體對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表示哀悼。
然而,劉智明的同事們并沒有太多的時間痛苦和緬懷——院內432名新冠肺炎患者正在救治。
“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名院長的責任和擔當……戰役還沒有結束,病毒還很殘酷,容不得我們有半點松懈。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集中精力去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2月19日,在武昌醫院科室主任微信群里,武昌醫院黨委書記王力霞忍著悲痛,發出了一封公開信。
“在抗擊疫情的路上,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一位同事這樣說。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李文亮等被追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33人具體名2020-04-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