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馮家順、羅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6日發布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依法從嚴懲處盜挖、濫挖黑土等導致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行為,以司法之力守護“黑土”糧倉。司法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貴的土壤資源。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吳兆祥介紹,司法解釋主要圍繞破壞黑土地犯罪案件司法中的突出問題與實踐難題,如罪名適用問題、定罪量刑標準問題、事實認定難問題等作了解釋。
司法解釋規定了破壞黑土地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認定及入罪標準。對于永久基本農田,非法占用并毀壞達到“三畝”或者非法采挖黑土達到“五百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對于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黑土地,非法占用并毀壞達到“六畝”或者非法采挖黑土達到“一千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加大對糧食安全的保護力度。
“針對實踐中對‘掏洞深挖’式和‘螞蟻搬家’式盜挖、濫挖黑土行為如何定罪量刑問題,司法解釋明確可以將采挖黑土的體積數量作為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一種入罪標準。”吳兆祥說。
此外,司法解釋規定嚴重污染黑土地行為的處理,明確對于違反國家規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黑土地的行為,以污染環境罪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對實踐中非法開采屬于礦產資源的黑土的行為,可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對明知是盜挖、濫挖等犯罪取得的黑土,而予以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當定罪量刑。
最高法當日還發布了3件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典型案例,展現司法機關堅決嚴厲打擊破壞黑土地資源違法犯罪的堅定決心,引導社會公眾增強保護黑土地的意識和自覺。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黑土地保護不能高枕無憂:警惕風蝕、水蝕蠶食2023-06-13
- 自然資源部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黑土耕地保護2022-08-10
- 吉林:黑土地奏響現代農業“奮進曲”2021-06-2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買藥先驗碼、賣藥必掃碼!記住醫保購藥“六要2025-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