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題: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保障糧食生產
新華社記者胡璐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面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國內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等多重挑戰,我國把解決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千方百計促生產、奪豐收。2023年全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也要看到,我國糧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保供作為重點,明確了穩面積、增單產的主攻方向,明確提出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任務目標。
如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有關成員表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鞏固大豆擴種成果,關鍵是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兩個積極性。今年的文件對此進行了專門部署。
圍繞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文件重點從價格、補貼、保險等方面強化政策舉措。價格上,適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防止谷賤傷農。
補貼上,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政策,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鼓勵地方探索建立與農資價格上漲幅度掛鉤的動態補貼辦法,提高補貼效能。
保險上,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實現三大主糧全國覆蓋、大豆有序擴面。通過這一攬子政策措施,讓農民種糧有錢掙、能得利。
為了調動地方抓糧積極性,文件提出加大產糧大縣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我國擴大耕作面積空間有限,糧食增產潛力主要在提單產。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制,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選育推廣生產急需的自主優良品種。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此次中央一號文件還明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
“糧食安全說到底是食物安全。”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有關成員說,“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
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有關成員表示,除了用好傳統耕地資源外,還要拓展利用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資源,農林牧漁并舉,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讓全國人民吃得飽、吃得豐富、吃得健康。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我國將實施六大行動推進優質糧食工程2024-01-09
- 我國將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3-12-22
- 511萬噸,福建省糧食獲豐收2023-12-1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扎根群眾體育、助力區域文旅,快手村BA直播總2024-02-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