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李恒)為規范0至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診斷和干預服務,促進兒童健康,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規范(試行)》,其中明確,服務對象為轄區內常住的0至6歲兒童。
據介紹,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是一類發生于兒童早期的神經性發育障礙,病因不清,一般起病于3歲前,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復性行為等心理發育障礙,嚴重影響患兒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為7‰。
“兒童孤獨癥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目前主要治療途徑是康復訓練,最佳治療期為6歲前,如能在3歲前接受科學干預,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兒癥狀和預后。”國家衛健委有關專家表示。
服務規范指出,服務目的主要是為提高兒童家長孤獨癥科普知識知曉率,增強家長接受篩查、診斷和干預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規范兒童孤獨癥篩查、診斷、干預康復服務,提升干預效果,減少精神殘疾發生,促進兒童健康。
國家衛健委有關專家表示,根據孤獨癥通常起病于嬰幼兒期,越早干預效果越好的特點,將防治工作關口前移,著重抓住0至6歲這一關鍵階段,通過抓早抓小,在早發現的基礎上早期實施干預,努力改善患兒癥狀,提升患兒生存質量,促進家庭幸福。
服務規范明確,服務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篩查、診斷、干預康復等4部分內容,引導家長樹立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積極主動接受孤獨癥篩查、診斷和干預服務。
此外,服務規范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加強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合理布局診斷機構和干預康復機構,構建兒童孤獨癥篩查、診斷、干預康復一體化服務鏈條。要強化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加強區域信息平臺建設,推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信息互聯共享,提高服務質量,減輕基層負擔,方便群眾辦事。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織密扎實兒童福利保障網 推進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2022-09-20
- 美國兒童疫苗接種率低 學生新冠感染數量激增2022-09-15
- 島內本地單日新增破4.6萬 醫生示警冬天恐“雙疫情”同步爆發2022-09-1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杭州亞運會即將迎倒計時一周年:再次蓄勢待發2022-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