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21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數據表明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質量亮點紛呈。
一、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總體產出持續增長
2020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49.38萬篇,比2019年增加27.6%,其中卓越國際科技論文24.60萬篇,卓越國內科技論文24.78萬篇。卓越論文數量最多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化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生物學。
二、按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統計,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等4個領域排在世界第1位,與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計算機科學領域
農業科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等10個領域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
三、國際頂尖期刊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2,上升2位
2020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0的國際期刊有15種,共發表論文2.5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1833篇學術論文和述評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四、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
截至2021年9月,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4.29萬篇,占世界份額為24.8%,數量比2020年增加了15.5%,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占世界份額提升了近2個百分點。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1515篇,占世界總量的36.3%,數量比2020年增加了10.2%,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
五、中國國際合著論文數量繼續增長
2020年中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國際合著論文為14.45萬篇,比2019年增加了1.44萬篇,增長了11.1%。國際合著論文占中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6.2%。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占中國全部國際合著論文的69.3%,合作伙伴涉及169個國家(地區)。
2020年我國作者參與發表的論文中,作者數超過100人且合作機構數大于50個的論文有485篇。涉及的主題有:粒子與場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多學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六、進入世界本學科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增加,國際顯示度進一步增強
2020年,SCI數據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中國科技期刊225種,比2019年增加了17種;Ei(工程索引)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229種;Medline(醫學索引)收錄中國科技期刊136種。
2020年總被引頻次進入本學科領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區)的中國期刊共有18種,比2019年增加2種,影響因子進入Q1區的期刊有85種,比2019年增加16種。
七、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力提升
據2021《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庫(CSTPCD)統計,2020年CSTPCD收錄中國自然科學領域1952種中文期刊和132種英文期刊,發表以我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45.16萬篇。收錄社會科學領域期刊397種,發表以我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5.00萬篇。
據2021《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的影響因子平均值為0.869,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6.5%;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均值為1523次,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9.4%,科技期刊學術影響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八、F5000平臺向世界推送中文優秀論文和中國作者,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為了切實提高中國科技期刊的整體水平,更好地宣傳和推廣我國的優秀學術成果,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中信所利用科學計量指標和同行評議相結合的方法,每年遴選優秀中文學術論文,建設了“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F5000)”,用英文長文摘的形式,集中對外展示和交流我國的優秀學術論文。通過與國際重要信息服務機構和國際出版機構的合作,將論文集中鏈接和精準推送給國際同行。為中文發表的論文、作者和中文學術期刊融入國際學術共同體提供了一條高效渠道。
領跑者5000平臺已獲得694.89萬次檢索,吸引了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140余個國家的國際用戶訪問。國際訪問用戶主要來自國際大學和科研單位,例如: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等,英國的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牛津大學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國家實驗室等。
(記者 雷飚)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論文查重亂象:贈“指南”還有“老師”替你改2021-04-30
- “熟蛋返生孵小雞”論文背后的四個追問2021-04-28
- 三部門:將學位論文作假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2020-09-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反有組織犯罪法通過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2021-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