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拉夏貝爾發布公告,公司近期新增了2起訴訟案件。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至此拉夏貝爾已累計涉及58起訴訟案件,總涉案金額高達5.3億元。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計14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被凍結總金額約為1.26億元。
曾經的國產女裝之光
拉夏貝爾是何品牌?為何會陷入如此大的債務問題?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查詢公開信息了解到,拉夏貝爾,曾經被譽為國產女裝之光。拉夏貝爾的創始人名叫邢加興,邢加興在早年間從事時裝分銷業務,對女裝板塊比較熟悉。經過在市場中兩年多的摸爬滾打后,邢加興在19898年創立了拉夏貝爾。
創立之初,邢加興對于拉夏貝爾的定位其實并不清晰明朗,但是在合伙時裝設計師的幫助下,邢加興確定了拉夏貝爾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將拉夏貝爾打造成中國的“ZARA”,參照ZARA的生產模式來經營。
在設計上拉夏貝爾的風格也一直緊跟潮流,其價格與質量成正比。很快拉夏貝爾在中國火了起來,在年輕女性消費者群體中更是大放異彩,一時間成為眾多女性青睞的品牌。在2009年時,拉夏貝爾的年銷售額就突破了5億元,成為國產女裝品牌之光。
在短時間內,拉夏貝爾就憑借其在女裝行業的影響力,成功將門店數量擴充到近一萬家。也正是由于其大張旗鼓地擴張引來了眾多資本的注意,在2009年的年底,拉夏貝爾成功獲得投資機構的4500萬投資金。消息已經擴散,拉夏貝爾再創業績巔峰,銷售額同步擴張到20億的高水準。
公司登陸A股當年,即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近90億元,凈利潤近5億元。9448個門店(含商場專柜)遍布全國,且全部直營。
拉夏貝爾的敗績
擴張簡單經營難,盡管拉夏貝爾在2017年時成功上市,但是旗下的門店經營壓力也隨之而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難以解決的庫存壓力問題。在2015年時,拉夏貝爾全國的庫存貨物價值就已經達到了17億元,經營危機若隱若現。
2018年國際局勢變換,市場動蕩,競爭者越來越多,再加上電商平臺的分流,實體式微。龐大的門店數讓拉夏貝爾在人工及租金方面的運營成本飆升。2018年,拉夏貝爾銷售額整體下降了20%,凈利潤首次虧損了1.56億元。
危機之下,拉夏貝爾開始“收縮聚焦、降本增效”,大量關閉運營不佳的門店。2019年前后,拉夏貝爾線下門店從九千多家降為六千多家,關閉了數千家線下的實體零售店。如今,拉夏貝爾的門店數量也從巔峰時刻的9000多家到如今的900多家,關停了9成。
除了門店拖累以外,拉夏貝爾走到如今狀況,與他的多品牌戰略脫不了干系。長期以來,為了實現對消費者著裝需求的全覆蓋,拉夏貝爾實施多品牌全面發展戰略,在高峰時刻拉夏貝爾旗下共有 包括La Chapelle、Puella、UlifeStyle、7.Modifier在內的12個品牌。這些品牌隨后因巨額虧損,或宣布破產或被超低價出售。
而在2018年,拉夏貝爾出資2080萬歐元收購的法國女裝品牌Naf Naf。2019年,Naf Naf SAS大額虧損,導致公司2019年度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增加4.43億元。2020年Naf Naf SAS啟動司法重整,拉夏貝爾喪失對Naf Naf SAS控制權。
拉夏貝爾前三季度虧損2.89億元
坊間認為拉夏貝爾的前董事長邢加興在公司發展的高光時刻,對外大肆購買外資品牌,對內瘋狂擴充門店,急頭冒進。而沒有注意到國內外市場形勢的變化,更是忽略了公司自身的建設,導致了如今敗局。
2019年,拉夏貝爾開始實施戰略收縮,不斷剝離子品牌、關店、聚焦核心女裝業務,以求自救。在2019年到2020年這近兩年時間里,邢加興開始了賣資產、“賣吊牌”、改名字、換總裁等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
但是這也沒有能夠有效的挽救拉夏貝爾,邢加興甚至失去了拉夏貝爾的控制權。
根據拉夏貝爾公布的今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65億,同比去年下跌78.1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2.89億元,與去年同期凈虧損8億元相比,虧損縮窄;基本每股收益為-0.53元,去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為-1520.0元。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年海南自由貿易港招才引智活動正式啟動2021-10-29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