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珠海9月28日電(記者胡喆、溫競華)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28日在珠海開幕,會上展出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衛星計劃今年發射,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衛星的發射成功將標志中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太陽是宇宙中唯一可以進行高空間分辨觀測的恒星,通過對太陽的探測,人們可以深入了解天體磁場的起源和演化、高能粒子的加速和傳播等重要物理過程,對天體物理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太陽的變化深刻地影響著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強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事件更是時刻影響著地球的空間環境。因此,對太陽活動的觀測和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更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地面太陽監測網,并在太陽光譜、太陽磁場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空間探測仍屬空白。開展空間太陽探測將有效服務于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帶動相關高科技產業發展,甚至引領國際太陽物理研究的進步。
那么,為何要開展光學波段探測,難點在哪?專家介紹,由于地球大氣對紫外和X射線等電磁波是不透明的,因此,歷史上的空間太陽觀測在資源有限、技術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其觀測對象重點是太陽的高層大氣(日冕及過渡區),而可見光等波段觀測主要基于地面望遠鏡。但地面上的可見光波段觀測會受到陰雨天氣影響,無法做到連續觀測,而且受到地球大氣吸收、擾動等因素的影響,觀測分辨率很低。因此,開展光學波段的空間觀測是國際太陽物理研究領域必然的發展趨勢。
據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的主要科學載荷為太陽Hα成像光譜儀,將首次實現空間太陽Hα波段的光譜成像探測。通過對這條譜線的數據分析,可獲得太陽爆發時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制,顯著提升我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同時,衛星采用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平臺設計。通過采用平臺艙、載荷艙可分離式設計理念,將實現載荷艙的超高精度指向控制,較現有水平提升1到2個數量級。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我國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D衛星2021-09-27
-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2021-08-25
- 我國成功發射天繪二號02組衛星 已進入預定軌道2021-08-1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國慶放假調休安排時間表 2021十一國慶放2021-09-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