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特別是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非現金支付成為不少商家和消費者喜愛的支付手段。然而,一些商戶、機構等市場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偏差,或者基于成本控制等原因,存在不愿意收取現金等現象,給一些依賴現金支付的消費者帶來不便。人民銀行的調查顯示,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一是部分醫療、出行、水電煤氣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普通生活消費等領域由原本的“面對面”線下場景逐步變為線上辦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現場服務;二是“非接觸式”等新消費模式很多沒有考慮現金收付需求,造成對部分群體特別是老年人的消費及支付障礙;三是一些商戶服務人員熱衷于引導顧客安裝APP、關注小程序,容易產生歧視、排斥現金情況。
目前我國大約有13%的居民主要通過現金支付。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規范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的公告。公告明確提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在確保現金收付渠道暢通的前提下,可為公眾提供合法安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消費及支付方式創新要堅持有利于暢通支付流通環境、有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提升公眾的獲得感,不得采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
此次公告的一大亮點,是圍繞公眾各類日常生活場景的消費需要,區分不同場景和消費模式,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的原則,對不同主體的現金收付行為提出了不同要求。公告規定:
對于涉及民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類收費,收費單位或其委托代收機構要具備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員值守并收取現金;
對于鐵路、道路客運等交通運輸單位,以及涉及零售、餐飲、居民服務和娛樂行業等的大中型商業機構,應具備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工或自助現金機具收取現金;
對于經營主體和客戶面對面進行交易或提供服務的,應支持現金支付;
對于線上、線下混合經營且支持線下付款的,在線下收款環節應支持現金支付;
對于全部交易、支付和服務均在網絡完成的,可以不收現金;
對于在線下采取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也可以不收現金,但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在手機電量不足、網絡故障等特殊情況下的現金支付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現金在保障公眾支付權利公平、促進文化傳播及在極端情況下穩定公眾預期等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非現金支付工具是在現金基礎上的發展,可以提高消費者支付體驗。人民銀行打造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工作:一是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地使用現金;二是持續優化人民幣設計水平,發揮其文化傳播功能;三是強化大額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四是支持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尊重公眾支付選擇權,鼓勵相關經營主體在保障現金收付渠道通暢的前提下,選擇安全合法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五是不斷完善現金服務基礎設施、提升現金服務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或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央行規范現金收付行為 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2020-12-16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怎么回事?這意味著什么詳情曝光2020-11-17
- 央行: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近六千九百億元2020-11-1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新冠病毒疫苗上市2021-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