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王觀)在國新辦12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總的來看,當前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減稅降費政策相關工作穩步推進,組織運轉有力有序有效,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障改善民生、穩定經濟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財政直達機制方面,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直達資金1.7萬億元已基本下達到位,地方實際支出1.198萬億元。
許宏才表示,具體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金下達更加快速,資金運行效率明顯提高。財政部快速分配下達資金,迅速搭建監控系統,各地區、各部門用較短時間將直達資金下達市縣基層。二是資金投向更加精準,惠企利民政策有效性明顯提高。資金主要在支持減稅降費、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資金監管更加嚴格,資金使用規范性明顯提高。
在減稅降費方面,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379億元,新增降費13545億元。從今年以來減稅降費的執行情況看,《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的目標任務可預期完成,政策效果主要體現“一降、兩增、三穩”:
“一降”是指市場主體負擔持續下降。前三季度,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0.63元,降幅達9.4%。
“兩增”:一是市場主體的活力增強。今年三季度,到稅務部門辦理涉稅事項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24.5%。二是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今年三季度,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當季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9%,增幅較二季度提升8.1個百分點。
“三穩”:一是就業人數穩步回升。今年以來,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及繼續實施的降低社保費率等政策持續落地,疊加去年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為保就業提供有力支撐。二是企業投資穩步恢復。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重點稅源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全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33萬戶企業,購進高技術設備和高技術服務的金額同比增長15.8%。三是發展預期穩步向好。國家稅務總局開展的兩萬戶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調查問卷顯示,68.6%的企業預計四季度發展預期向好,比上半年末提高了15.9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5月6日起全國收費公路收費 財政部:將正式啟用電子票據2020-04-29
- 財政部累計下達今年中央專項扶貧資金1396.36億2020-04-01
- 財政部:進一步強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資金管理2020-03-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5元紙幣11月5日起發行 有哪些不一樣?2020-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