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這種模式將暫時告別。連日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七所在漢部屬高校先后發布通告,“七校聯合辦學”暫停招生,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再跨校輔修雙學位。這一持續了20年的“七校聯合輔修”模式,曾是中國大陸持續時間最長、實質性參與高校最多、合作范圍最廣、受益學生最多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
1999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7所高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被民間稱為“七校聯盟”。根據協議,這7所高校的大二學生可跨校輔修專業,修滿50個學分并完成畢業論文,可以拿到雙學位證書;修滿25個學分,可拿到輔修證書。為保障學習時間不與本專業沖突,雙學位課程在周末和寒暑假進行。
多年以來,七校聯合辦學為大批學生提供了拓展學科學習的機會。據公開信息顯示,每年“七校聯盟”都有數萬名學生選擇“跨校輔修”,2019年七校向2017級學生開設45個跨校專業。
根據各校陸續發布的公告顯示,“七校聯合辦學”秘書處于上月底發布通知稱,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2019】20號)和教育部(教高【2019】6號)文件精神,并經過召開“七校聯合辦學”2019年專題工作會議,七所高校一致決定暫停“七校聯合辦學”2018級學生輔修招生。各校均表示,2016級、2017級已報名學生可繼續完成剩余課程,并拿到雙學位證書。本校學生校內繼續進行輔修雙學位也不受影響。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的《學士學位授予與授予管理辦法》第三章規定: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高等學校之間,可授予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聯合學士學位。學位證書由本科生招生入學時學籍所在的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頒發,聯合培養單位可在證書上予以注明,不再單獨發放學位證書。另外,在本校獲得的雙學位,也不單獨發放學位證書,只在一本學位證書中注明。
“七校聯合辦學為大量學生提供了拓展學習的機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各校優勢學科往往吸引外校學生扎堆報名,給各校教學管理帶來了負擔,一些相對弱勢的學科則‘門庭冷落’,難以達到培養復合人才的目的。”一所聯盟內高校教務系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的決定只是“暫停”,未來可能有更加科學、規范的聯合培養模式。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2019-12-3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