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這個曾經的資本寵兒急速跌落風口。
近日,有消息傳出,遠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年內剝離長租公寓。而在此前不久,朗詩綠色集團剛剛宣布,計劃剝離長租公寓業務。
粗略統計發現,自2018年杭州鼎家公寓、上海寓見公寓、北京昊園恒業、北京愛佳心儀等在內的多家長租公寓出現爆雷或跑路現象后,有近16家或大或小的長租公寓品牌“陣亡”。
有數據估計,中國的租賃市場規模超過萬億,潛在空間巨大。不過,近兩年,在租金貸模式下,長租公寓頻繁“爆雷”。因此,自2018年8月份開始,北京、上海、浙江等多省市已開展租金貸業務的監管,不少銀行叫停了租金貸業務。如今來看,這確實扼住了公寓運營商的“命脈”。
業內研究人士透露,市場態度轉涼說明這類項目的資金回收周期是比較長的,其實本質上也是要求開發商反思開發的模式。長租公寓從后續大的市場前景看,還是不錯的,但確實要跳出房屋開發的模式去研究,尤其是在租售同權等方面積極研究新動向。
高熱需求催熱長租公寓
“在這里住了兩年多了,租金比較穩定,配套服務好也很齊全,而且公寓有統一的管理,比較安全。”租住在武漢一魔方公寓的一位用戶表示。這棟魔方公寓外立面涂成橙色,其銷售經理介紹,一共6層,共4000-5000平方米,100多間房,房間面積多在25-30平方米,月租在2700-2800元(包括水電、物業等全部費用),長租6個月起租,一年一簽。
這里原本是某集團員工住宿,看中這里的交通優勢和潛在的受眾人群,來自上海的魔方對原有產業進行開發者裝修,自開業以來,入住率達到90%以上,目前只有4、5間空房。公寓每間房配有齊全家電,有不同的裝修風格供租戶選擇。在一樓大廳,有門禁系統、自助售賣機和單獨的健身房。
此前,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本土專業化住房租賃運營企業和外來品牌,發現交通便利、裝修時尚、自帶交流屬性的長租公寓在90后人群中備受好評。
2016年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建立租購并舉的城鎮住房制度。之后,多部門相繼出臺了細化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全國9城也相繼發布了各自的政策。
可以看到,長租公寓是租賃市場中的一個新興力量,也是產業趨勢中處于風口上的市場。
租金回報率僅1%-3%
梳理公開數據粗略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經有30余家長租公寓累計融資已經超過50億元人民幣。2017年,萬科,朗詩、龍湖等多個房地產商加入到了長租公寓的隊伍中,快速擴張。
然而,擴張速度與其利潤并不成正比,2017、2018年,朗詩長租公寓收入分別為0.08億元、1.25億元,兩年來總虧損則達到2.34億元。
投資周期長、成本高、盈利難也是長租公寓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武漢本土品牌“可遇公寓”,創始人佘福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可遇”主要做集中公寓運營,目前略微盈利。分散合租公寓目前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主要原因是運營成本偏高,消費升級下,分散合租房間難溢價。
克而瑞的監測數據顯示,在長租公寓盈利方面,目前國內20個重點城市公寓租金回報率為1%-3%(一線城市低于2%),低于辦公租金回報率4%-6%,且遠低于國際公寓水平。
住房租賃專項債屢遭中止
由于政策支持,住房租賃專項債券開始步入房企融資的舞臺。截至2018年底,據不完全統計,共有7家房企發行了住房租賃專項債券,金額共計135.28億元。
然而進入2018年下半年,情況急轉直下,房企和地產基金主導的住房租賃專項債屢屢遭監管層中止或終止,如花樣年50億元的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宣告終止,中城聯盟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在12月份中止,新歐鵬擬發行的20億元專項債券也遭到中止。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于房企來說,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至少三家房企長租公寓經營困難的現象,當然困難不等于倒閉,而更多是剝離企業項目和放緩投資,這也說明未來房企投資長租公寓方面其實是需要警惕的,或者說看好此類產業前景,但是企業需要更為穩健。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上半年空氣質量紅黑榜曝光 上半年空氣質量最2019-07-09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