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還舊
據投資者反饋,2013年前的金誠集團只是一家理財產品代銷公司,隨后通過對金融牌照資質的申領,開始大規模發行中短期類固收基金產品;同時搭上了地方政府PPP融資及基礎建設服務,借著政信產品的背書開始在資金端和資產端進行期限錯配、借新還舊等多種操作,由此形成了后來的所謂“金誠模式”——先與地方政府簽訂一個PPP項目的框架,隨后立刻上架該項目的私募產品開始銷售,同時銷售的產品將項目從時間上拆分錯配。
“金誠的金融產品期限一般是1-2年,但是項目建設期遠超過這個時間,特別是PPP項目6年以上才能回款是常態,所以金誠集團需要由發行后面的基金來兌付前面的資金。在2018年5月份后被監管叫停半年時候,基金銷售端無法開展募集工作,當兌付金額遠高于募集量時候,這就是造成流動性緊張和展期的原因之一。”
此前,杭州金誠新城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恒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一部分股權基金產品,比如周期是5-7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每兩年設置一個開放期,投資者以當時的估值退出,會有其他投資者開放贖回;而一些債權基金產品,我們也有很多資金來源,比如一些在建工程,我向銀行抵押后,可以從銀行獲得一筆錢,然后把投資者的錢還了,然后實現投資者退出。”
涉嫌自融自擔
金誠另一個引人爭議的地方,在于多數私募產品涉嫌自融自擔。
工商資料顯示,金誠集團旗下6家私募機構先后發行了超過310只各種類型的私募產品。其中,新余觀悅30只,新余觀復31只,觀復投資109只,金轉源71只,金誠資產47只,金仲興為47只。上述發行的基金,其中大量產品都投向PPP項目,部分PPP項目涉及的投資基金,從1號延續至10號,甚至20號。
以太湖人魚小鎮為例,公開資料顯示,金誠集團將與無錫濱湖區政府合作,共同打造特色小鎮項目“太湖人魚小鎮”。此項目是以互動型VR(虛擬現實)游戲為主題的超級樂園,計劃總投資200億元,總用地面積1258畝、總建筑面積約160萬方。
然而,在財政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的PPP項目庫,并沒有查詢到人魚小鎮項目。
2017年3月,一家名為無錫人魚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無錫人魚旅游”)的企業注冊成立,該公司初始股東方為金誠集團成員杭州金誠新城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誠新城鎮”),法定代表人為金誠集團實控人韋杰,注冊資金為50億元,實繳金額未顯示。
同年5月,北京嘉軒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金誠特色小鎮——無錫人魚投資私募基金”,這只基金募集總額5億元,投資標的為無錫人魚旅游1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該私募基金在運作1個月后(2017年6月),金誠新城鎮將自己部分股權質押29.5億給北京嘉軒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意味著,金誠新城鎮從該項目中抽取29.5億元資金,去向不明。
成立于2015年7月的北京嘉軒財富資產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吳昊天。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公示中顯示,吳昊天2016年9月之前在金誠集團另一成員公司浙江誠澤金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誠澤金開”)擔任高級投資經理,此后一直到2017年3月人魚小鎮基金啟動前,吳昊天均在金誠新城鎮擔任投資總監。
有A股公司董事長稱,金誠集團的很多特色小鎮項目,并不是真正的PPP項目,只是借政策鼓勵的PPP之名,去備案發售理財產品。這其實是典型的自融自擔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有知情人士稱,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最終能夠做成PPP項目的其實很有限。有些企業抓住地方政府求發展的心理,把PPP模式做歪了。金誠集團在很多項目操作過程中,從項目流程,到資金募集,均對外宣稱為模式創新,其實很多地方都涉嫌違法違規。比如,金誠集團在項目操作中,普遍存在著自融自擔的情況,這顯然是不被允許的;PPP項目不能有回購,而金誠集團在給投資者介紹時,頻頻提到項目兜底回購,多重保障。另外,金誠集團對外發售的私募產品,很多時候沒有針對具體項目實施分離,存在資金池問題。
項目真實存在,實際投入資金遠小于募集資金
錢去哪兒了?
有投資者反應,他參與了金誠財富旗下私募基金——“金壇項目”。根據合同內容顯示,金誠資管作為管理人設立,募集規模6億元,年化投資目標業績為9.9%。
標的為常州金壇經濟開發區保障房及市政工程PPP項目。2016年,社會合作方金誠資管中標后與政府方的江蘇金壇國發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各占股80%、20%共同成立了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常州市金壇金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該開發區的保障房樓盤、市政道路、景觀綠化等PPP項目。
截至2018年底,基金份額有31億多份,按照初始凈值1元計算,累計約募集超31億元,超700名投資人參與投資。
部分基金持有人在2019年1月15日去常州金壇經濟開發區實地調研該項目并向當地政府征詢后得知,合營公司實際使用資金13億,目前已回款2億,尚存余11億。
剩余的20億元流向何方?多位相關投資者懷疑這部分錢已被挪用甚至侵占。
根據投資人提供的與項目合營公司總經理莊慧俊的錄音,莊慧俊稱由于銀行網銀和財務由金誠保管使用,金誠集團將31億元基金之中的20億元匯到金誠指定的浙江有關公司,這些資金匯出前未經合營公司董事會集體決定。
據韋杰在投資人代表溝通會上的講法:“錢的流向主要是項目對應當期實際發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費用、工程款費用、相關稅費管理費用;在資金閑置期間,為減輕成本壓力進行理財投資;根據基金合同約定,支付前期投資者的投資回報。”
公司股價去年一度閃崩
而隨著擠兌危機的發生,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自去年12月遭遇暴跌,一日閃崩64%,市值從64億一日蒸發43億,價格跌至0.6港元/股
暴跌的前天,正是金誠集團的十周年紀念日。當日,董事長韋杰發表了一篇《感謝2018,時代和命運在不斷推動著我們向前》的致辭文章。文章表達了公司創業初期的艱辛、上半年感受到的社會、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以及對未來的信心等。
韋杰最后表示,“感謝2018年,所有的艱辛都是成長。 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站在新的起點,我們重整旗鼓,再踏征程!”
如今看來,重整旗鼓是沒有的,仍是金誠的凜冬,最后祝福投資者都能拿回自己的錢。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海南接種假HPV疫苗醫院仍在營業怎么回事?海2019-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