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微信內部規劃已久的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終于要來了。
“這個基本功能早就規劃了,開放給自媒體自行設計。”2月14日晚,一位騰訊權威人士對第一財經獨家確認了騰訊將推出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的消息,并稱這一功能將交給微信平臺上的自媒體們“自行設計”。
事實上,早在去年時,業界就曾傳出內容付費的功能已經在邀請個別公眾號測試,但很快微信回應稱,付費閱讀等新功能將采用“邀請制”進行內測,暫不對外開放申請。截至目前,微信提供給公眾號的變現方式仍是廣告以及原創打賞功能為主。
2月14日下午,IT 評論人士洪波曾在朋友圈發表文章《我為什么現在開始出來賣以及這個公眾號還會更新嗎?》,稱自己將開設收費專欄。
很快,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該朋友圈下評論,“應該等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啊”,并且回應了關于“測試太久”的疑問,稱“已經反饋了,爭取加快”。這也意味著騰訊已經計劃將加快推出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
不過,在互聯網“免費模式”仍占主流的的今天,微信付費閱讀真能走得通嗎?知識付費的春天是否真的到了?
事實上,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和付費知識產品形態的快速迭代,知識變現已經呈現出不少新趨勢。
此前,騰訊下屬研究部門曾經對1700多名網民進行的調查顯示,約55%的受訪者稱他們曾經為專業的知識和見解付過費,包括付費訂閱內容、下載文件等。
iResearch的一項報告則稱,超50%中國網民曾經或者愿意為內容付錢,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30%。
而易觀公布的《2016中國知識付費行業發展白皮書》中表示,用戶對于“內容”和“知識”的付費意愿和消費觀正在發生轉變,從不愿付費變得對于顯著高質量、服務更好的類似產品愿意付費;用戶信息獲取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從漫無目的地接受信息變為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選擇行為更為成熟。
過去一年里,以知乎為代表的在線知識型社區經過多年的運營沉淀推出了知乎的值乎、知乎Live等付費知識產品,以及分答付費問答平臺的爆紅并先后獲得投資,被業界視作知識變現的“風口”來了,而騰訊也投資過知乎、分答等知識平臺。騰訊投資部執行董事夏堯在去年年底接受媒體采訪表示,騰訊非常看好知識分享領域的前景, “知識分享是一個長跑賽道,未來存在很多演變和擴展的空間。”
不僅如此,已經有一批專業人士開始嘗試知識變現的探索,例如" 李翔商業內參 " 上線三個月獲得 7 萬訂閱,即 1400 萬元收入 ; 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的專欄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短短 1 個月訂閱量突破 5 萬,收入也達到 1000 萬元。
對于不少微信平臺上的自媒體而言,此前只能通過廣告和軟文等形式進行變現,用戶體驗并不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媒體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評價,目前的微信公眾號魚龍混雜,內容參差不齊,如果微信能夠培養用戶的付費意識,讓他們愿意為其中高質量的內容付費,自媒體將以更加體面的方式進行內容變現,但也不排除“標題黨”現象越發嚴重。
易觀也在報告中指出,產品格調和用戶基數是知識付費業務開展的前提,知識付費的平臺營收取決于用戶基數及付費用戶的轉化率。
而在洪波眼里,這一波所謂的內容創業、知識變現,是內容流量價值的再發現。“盡管微信公眾號的付費訂閱功能有些姍姍來遲,但總算要來了。”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叫的士2017-04-25
- 微信公眾號擬付費閱讀 自媒體試水收費 內容付費的時代來了?2017-03-14
- 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正測試 內容付費的時代來了!2017-02-17
- 馬化騰在朋友圈確認:微信公眾號將開通付費閱讀功能2017-02-15
- 比爾蓋茨開通微信叫什么名字?比爾蓋茨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10萬2017-02-14
- 鳳姐公眾號被封 鳳姐公眾號為什么被封 揭秘鳳姐公眾號被封原因2017-01-18
- 省物價局政務微信公眾號開通 可進行價格投訴舉報2017-01-05
- 深挖數據造假 如何給微信公號微博直播網紅刷量2016-11-01
- 公眾號使用名人照片引發名譽權糾紛 判賠5000元2016-10-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