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對案件的解讀
原告方面,短融網CEO王坤在宣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網貸行業處于監管的過渡期,而網貸評級也是亂象叢生,有像大公國際這種具備評級資質的主體參與,也有網貸之家這種行業門戶,甚至也有行業自媒體參與其中,質量參差不齊。
王坤稱,評級機構必須客觀、獨立,如果評級機構和受評單位本身就存在各種千絲萬縷的商務合作關系,那么很難保證評級的結果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此外,王坤還認為,評級機構也需要準入和納入監管,尤其是有明顯商業用途的評級方式更需要被規范。
而融360也對澎湃新聞辯解稱,兩年前,為了減少大眾投資者在面對幾千家p2p平臺時的迷茫,“融360在廣泛調研和謹慎分析的基礎上,開始制作并發布網貸評級報告。這屬于一個 金融消費者教育 公益項目,不以盈利為目的。”
業內有分析人士稱,商業化評級很難被認可,評級最好由監管部門和國家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單位去推動。
但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對此表示了異議。董希淼對澎湃新聞表示,在中國目前情況下,對P2P網貸進行商業化的評級,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有積極的作用。P2P網貸評級要走的路還很長,對于一個新興行業而言,我們要給予更包容的態度來接納,更長的時間來觀察。
董希淼以美國評級機構作為參照舉例,“美國信用評級市場一直以來實行注冊管理制,雖然曾經出現多達上千家的評級機構,最終市場自由競爭淘汰,形成今日的格局。網貸評級并非信用評級,但美國信用評級市場的發展歷史和規律,可以為我國網貸評級所借鑒。相對于目前我國P2P網貸的規模,目前的評級市場可能還需要繼續鼓勵發展。至于,誰能夠生存下來,誰能夠笑傲江湖,最好交由市場決定。”
澎湃新聞從融360今年第三季度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6年網貸評級報告》中發現,原本100家樣本企業已經變成了96家,與其發生爭端的短融網已經不在被評級平臺之列。
責任編輯:林晗枝
- 給滴滴司機差評后 遭短信電話“轟炸”2017-04-06
- 網購給差評收板磚還是到付件 女子稱曾接到威脅電話2017-02-17
- 北大一審敗訴 因論文涉嫌抄襲博士學位被撤銷 博士起訴母校2017-01-18
- 福州市民網購給差評后 竟收到10捆冥幣2017-01-09
- 女學生給外賣打差評遭恐嚇:注意點,我知道你哪個宿舍的2016-12-30
- 網貸評級第一案宣判:平臺獲“差評”不構成商業詆毀2016-12-29
- 美軍基地搬遷 沖繩縣政府再敗訴2016-12-21
- 電子商務法草案擬禁止刷單 不得騷擾或威脅對方刪差評2016-12-19
- 喬丹體育官司敗訴 “坎坷”上市路或再添變數2016-12-09
- 泉州一快遞員被客戶投訴 拿掃把追打要求刪差評2016-12-0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