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聯合國3月25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新冠疫情或將導致全球失去10年發展成果。參與報告撰寫的60多個國際機構呼吁,當務之急是籌措資金,努力解決日益擴大的不平等問題,實現經濟復蘇。
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經歷了90年以來最嚴重衰退,最脆弱的社會群體受到最大影響。預計全球損失1.14億個工作崗位,約1.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只有立即采取行動,才有可能防止更多國家失去10年的發展成果。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說,新冠大流行印證了我們無視全球各國相互依存的危險。一個分化的世界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這場危機不僅在道德上是正確的,而且符合每個人的經濟利益。
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全球用于刺激和恢復經濟的資金高達16萬億美元,但其中只有不到20%用于發展中國家。此外,到今年1月,推出疫苗的38個國家中只有9個不是發達國家。
疫情暴發前,約有一半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其他低收入國家處于高風險或債務困擾之中。疫情暴發后,這些國家債務水平開始飆升。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局勢可能將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期限后推10年。
報告建議抵制“疫苗國家主義”,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新的優惠融資,并通過提供資金和債務減免讓發展中國家能夠應對疫情及其負面影響。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副秘書長劉振民說,須立即糾正國家間的貧富差距,以便更好地實現重建。此外,公共和私營部門必須投資于人力資本、社會保障以及基礎設施和技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墨西哥新冠疫情數據連續七周好轉2021-03-17
- 聯合國秘書長呼吁繼續向敘利亞提供人道援助2021-03-11
- 羅馬尼亞第十次延長新冠疫情戒備狀態2021-03-1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巨型貨輪"截斷"蘇伊士運河怎么回事 引發2021-03-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