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拉響高溫警報 科學家警告“溫室地球”
韓國首爾市政府前的馬路熱氣翻滾。資料圖片,來源:韓聯社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 今年入夏以來,全球多地遭遇創紀錄的高溫天氣。高溫炙烤下的北半球酷熱難耐,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造成的負面影響再度發人深思。《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6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對全球氣候變暖發出新的警告:若人類不立刻轉向“綠色模式”,地球或在數十年內進入難以控制且危險的“溫室”狀態。
危險的“溫室地球”
該研究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共同作出。據法新社報道,報告認為,化石燃料污染有可能把地球推入一個持久而危險的“溫室”狀態。如果極地冰層繼續融化、森林繼續遭受持續性破壞,溫室氣體濃度將不斷攀升到新高度,地球則會越過一個氣溫臨界點。
研究人員指出,一旦地球溫度比工業化前高出2攝氏度,臨界點將來臨。目前,地球已經比工業化前變暖了1攝氏度,并且正在以每十年0.17攝氏度的速度繼續升溫。 “氣溫升高2攝氏度可能會激發一些重要的臨界元素,之后可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把地球系統推升到更高的溫度”,報告說。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聯合研究者舍爾恩胡伯表示,到達臨界點后,地球溫度可能將躍升至比工業化前高出4-5攝氏度,海平面將比現在高10米至60米。屆時,河流泛濫及風暴災害會對沿海居住區造成嚴重破壞,珊瑚礁也會被摧毀,而這“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就會發生。科學家還擔心,隨著地球變得越來越熱,諸如森林火災等災害會越來越多,這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執行主任、聯合研究者約翰·洛克斯特羅姆表示,“如果‘溫室地球’成為現實,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將不再適合居住”。
報告認為,為了防止地球氣候變得危險,人類必須立即改變生活方式,化石燃料必須被低排放或零排放的能源取代,而且應有更多減少碳排放的策略,比如停止砍伐森林,種植樹木來吸收二氧化碳。
此外,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等組成的國際團隊本月1日發布研究報告稱,對全球變暖造成很大影響的二氧化碳2017年在大氣中的平均濃度創下歷史新高。全球平均氣溫也達到了觀測史上的第二至第三高。報告認為:“各種指標顯示氣候變暖正在加劇。”
全球多地遭遇罕見高溫
今年7月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多國拉響高溫警報。據報道,近來,日本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最高氣溫達41.1攝氏度,刷新日本高溫紀錄。持續的高溫天氣在日本不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甚至成為東京奧運會的“隱憂”。韓國氣象廳于8月1日發布的數據表明,首都首爾當天氣溫一度達到39.6攝氏度,刷新了自1907年當地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7日一早,中國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7日白天,華北南部、黃淮中部、江淮大部、江漢西部、陜西南部、四川盆地東北部、江南中東部、華南中東部及新疆南疆盆地和沿天山一帶等地的最高氣溫有35~36℃,其中,陜西關中地區、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東北部及南疆盆地和沿天山一帶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新疆局地可達40℃以上。
高溫天氣同樣也炙烤著歐洲多國。今年入夏以來,歐洲多國持續受到熱浪侵襲,各地不斷出現創紀錄高溫。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8月3日和4日西班牙西南部以及葡萄牙南部和東南部氣溫高達47攝氏度,創國內歷史最高溫紀錄。葡國內有26個地區8月4日的最高氣溫刷新歷史極值,該國共有11個大區處于最高級別紅色預警狀態,首都里斯本4日最高氣溫為44攝氏度。此外,意大利中部、北部也發布了高溫紅色警報,瑞士創下歷史性高溫,達到30攝氏度,路面溫度可能達到50—55攝氏度。位于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7月30日觀測到32攝氏度的罕見高溫。英國部分地區今夏以來持續高溫干旱,甚至創下半個世紀以來最干旱夏天的紀錄。
在北美地區,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遭遇幾十年罕見的連續高溫,持續的高溫天氣已致70人死亡。(陶穩)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熱浪引發悉尼西部地區高臭氧濃度警報2019-01-16
- 中國氣象局:受強冷空氣持續影響 元旦假日氣溫普遍偏低2018-12-29
- 49.1攝氏度!澳大利亞民眾度過最熱12月2018-12-28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游客美國自拍時墜崖身亡怎么回事?游客自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