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羅昱倫 通訊員 雷露微 吳鑫)暮春時節,油茶山上一片青翠。早上7時,寧化縣濟村鄉武層村村民張發華早早就爬上茶山,等待縣林業局的專家前來送上“技術大餐”。
“施肥的土溝可以順著山勢,挖在油茶樹根部的上方,便于樹木更好吸收養分。”專家半蹲下身子,仔細查看樹旁的條條土溝,給出自己的建議,張發華緊隨其后,不時在隨身的筆記本上記錄幾筆。
“現在正是給油茶樹追肥的季節,可我對追肥的溝要怎么挖、該施哪些肥有些拿不準,想起了這段時間正在宣傳的‘新玩意’,昨天就試著拿起手機‘下了一單’。”張發華說,下單沒多久,就接到了專家打來的電話,約好時間第二天當面指導。“專家講得很詳細,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今后還要多用用這個接地氣的服務。”
老張提到的“新玩意”,是最近“寧化e家”小程序上新開通的“林農點單 專家送餐”服務窗口。“林農點單,專家送餐”是寧化縣林業局2018年嘗試推行的林業科技精準服務模式,并于次年作為特色經驗做法,由省林業局在全省推廣。
如何將“技術大餐”精準送到山野林間,探索的過程并不輕松。
“推行服務之初,我們大多采用問卷點單的方式解決問題,也鼓勵林農直接來林業局求助。”寧化縣林業局黨組成員陳華平介紹,該局將林業生產中常見的技術需求整理成一份清單,分發至各個林業站點,引導前來咨詢的林農按需填寫,收集完成后再派遣專人解決,林農的需求不斷被看到。
“前來點單的林農不少,可解決問題的效率并不高。”陳華平坦言,問卷收集的方式,讓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間存在不少時間差,棘手問題花費的時間則更多;雖鼓勵林農直接上門求助,可林地到縣城路途遙遠,不熟悉流程的林農還常面臨“不知道找誰好”的窘境。縣林業局也嘗試過其他方法,卻收效甚微。
技術進步為制度創新帶來新思路。市民中使用頻率頗高的“寧化e家”小程序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借助網絡,是不是可以更精準及時地解決問題?這個想法得到了小程序平臺所屬單位寧化縣融媒體中心的支持,今年2月,林農服務窗口正式上線。
“現在遇到問題,只需要點進窗口,輸入相關信息后就可即時反饋,必要時還可配上圖片輔助說明。”陳華平拿起手機演示著,接到點單信息后,縣林業局將根據農戶的需求,從30多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服務隊中,精準派出對應領域的專家,進行現場答疑解惑,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服務。
“送餐”,送的不只是技術。在安樂鎮夏坊村的竹林深處,夏永發正和前來指導的專家一同查看林下黃精的長勢。老夏經營著一家家庭農場,擁有200多畝竹林。“這兩年我想拓展一下作物品種,但不知道種點什么好,縣林業局專家推薦我種植黃精。”夏永發說,現在的點單服務更加方便快捷,只需動動手指,就有專家親自上門。“專家不僅教給我很多種植技術,還會根據市場變動情況,給出調整種植的建議,并幫忙尋找合適的買家,讓我的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2020年至今,寧化縣開展“林農點單”精準服務活動180余次,服務林農390多人次,幫助林農解決珍貴樹培育、豐產竹林培育、油茶豐產栽培、林下中藥材種植等技術問題,林農滿意率達98%。
“接下來,我們將切實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持續關注林農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難題應解盡解。同時,根據林農的反饋意見,不斷優化完善點單服務模式,為林農提供更貼心、更高效的服務。”陳華平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返鄉青年吳木良:關于村子里的一切,我想用鏡頭記錄2025-03-28
- 寧化玉扣紙:紙香竹韻出深山2025-03-20
- 寧化縣疾控中心聯合縣檢察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集中消毒餐(飲)具節前監督抽檢工作2025-01-10
- 寧化縣:老區裝上新引擎2024-11-05
- 寧化濱江實驗中學成功舉辦第五屆科技文化藝術節暨田徑運動會2024-11-04
- 寧化縣:燃長征之魂 譜故土新篇2024-10-21
- 寧化:“無陪護”讓患者得到更好陪護2024-09-12
- 貢米沃野“鋪滿金”2024-09-01
- 復興志 報國行 | 福建高校師生探尋寧化古韻下曹的紅色記憶2024-09-01
- 復興志 報國行 | 紅色引領鄉村蝶變!福建高校師生在福建寧化傳承長征精神2024-08-3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小盆栽大產業 “多肉經濟”激活老區發展新動2025-04-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