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煙稻輪作全程機械化水平,助推煙稻產業高質量發展,日前,由福建省煙草專賣局、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三明市煙草專賣局承辦的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煙稻全程機械化農機裝備展示暨遴選現場會活動在三明沙縣舉辦。
本次活動旨在圍繞農機、農田、農藝、農服“四位一體”融合發展模式,優化和提升煙稻先進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推進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煙稻全程機械化作業。
煙稻全程機械化農機裝備展示。林麥梓 攝
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涵蓋福建、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安徽六省(區),既是水稻主產地,也是煙葉主產區。近年來,相關煙葉產區認真踐行“以煙穩糧、抓煙促糧”工作要求,主動扛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積極拓展稻煙融合共生模式。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在致辭中表示,煙稻輪作是一種煙田高效復種方式,能改良煙田土壤、減輕煙稻病蟲害、提高作物產量,又能有效解決煙糧爭地矛盾。煙稻輪作全程機械化,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增加農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煙葉和水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徐振興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生產模式,強化機具配套,擴大示范推廣,推動煙稻輪作的全程機械化,實現“以煙促稻、以煙穩糧、協同發展、共同受益”的產業融合發展,為我國糧食安全和特色經濟提質增效做出貢獻。
煙稻全程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一篇大文章。中國煙葉公司副總經理劉建利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不斷探索實踐,扎實開展試驗驗證,助推東南作業區全程機械化形態逐步形成。下一步,還需堅持守正創新,推動稻煙兩種作物機械化協同發展,通過“機藝田服”的整體對接、系統發展,構建稻煙全程全面機械化生產系統,推動水稻煙區農業生產效率、效益整體提升,打造糧煙融合發展農業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作為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的典型代表,近年來,福建立足丘陵山地特點,聚焦農機裝備短板環節,落實農機化扶持政策,抓好煙稻輪作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煙稻輪作生產農機農藝融合各項工作有力推進。
煙稻全程機械化農機裝備展示。林麥梓 攝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梁全順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福建創新大農業合作機制,農業農村部門和煙草部門密切合作,大力推廣煙稻輪作,積極打造煙稻雙優基地。近5年投入3.51億元財政資金,補貼購置煙稻各類生產機具13.7萬臺,強化農機研發推廣,加強社會化服務共享,促進千千萬萬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使煙稻輪作成為煙農增收致富的最有效模式。梁全順表示,福建將以此次現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農業農村部門和煙草部門聯合推進機制,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志攀介紹,近年來,福建省煙草專賣局自覺把煙葉生產納入到重農抓糧的大格局中,探索建立煙稻產業政策協同融合、煙稻生產技術互利融合、煙稻基礎設施共享融合、煙稻綜合體建設深度融合的“四個融合”發展模式,做到“三減、三增”,即減農藥、減化肥、減碳和煙葉增效、水稻增產、農民增收,實現“1+1大于2”的目標。今年,我省煙稻綜合畝產值達到6500元左右,全省煙后稻種植比例達到98%,煙糧輪作比例100%,為助力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農機現場作業演示。林麥梓 攝
本次活動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展示南平邵武、三明沙縣等地農機作業現場;開展煙稻全程機械化農機裝備展示及薄弱環節農機裝備遴選測試;推介展示福建省金葉惠農平臺,并舉辦“綠都·明品”展示及品鑒。與會人員還前往夏茂鎮中街村現場觀摩農機現場作業演示。
農業農村部,中國煙葉公司,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安徽等六省(區)煙草專賣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龍巖、三明、南平等三地市農業農村局、煙草專賣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本次活動。(完)
責任編輯:易初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永安興賢坊:傳承民族英雄精神 搭建閩臺和平2023-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