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基層社情民意的聚集地。2022年,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設立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將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向基層延伸。
為辦好民生實事提供新渠道
傍晚,三明市三元區列東街道高巖社區門口熱鬧起來,居民、車輛進進出出,兩旁幾家餐館迎來顧客。夾在兩棟居民樓間的社區大門設計極簡,只有一根橫梁兩根立柱。“大門最初設計得華麗,好看但占位置,容易造成擁堵。改了三稿,最后建成這樣簡單實用的。”高巖社區黨總支書記吳亞琴說,“居民需要實在的東西。”高巖社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典型的“三無”老舊小區。2022年6月起,社區開始改造,新大門建了起來。
社區黨總支書記的身份外,吳亞琴還是三明市人大代表、三明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2022年8月,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創新設立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拓展人民群眾表達愿望、反映訴求的渠道,搭建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向基層延伸的平臺。高巖社區是首批3個試點單位之一,組建起一支包含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在內的觀察員隊伍。自此,吳亞琴開展社區工作、履行代表職責的渠道多了一個。
老舊小區改造是觀察點成立后吳亞琴重點觀察、推進的工作之一。其間,她聽了不少實在話,推進落實了許多實在事。電梯該不該裝?高樓層住戶希望裝了電梯下樓方便,房子也能租個好價錢;低樓層住戶沒有使用需求,擔心裝了電梯后租金比不上采光更好的高樓層。一片空地建成供老人小孩娛樂健身的微公園還是停車場?居民爭論不休的背后是社區既缺停車位又缺休閑運動場所的事實……
根據觀察點工作機制,每季度三明市人大社會建設委收集各觀察點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對需要政府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采取整理形成《社區觀察信息》向有關部門報告、作為代表建議提出、列入相關監督議題、寫進相關調研報告和審議意見等不同方式予以采納應用,促進基層反映問題有效解決。
吳亞琴帶領觀察員們經過實地調研、入戶走訪、召開近鄰懇談會,就改造中的電梯安裝協調難、資金難、審批難、建設難、運維難等問題提出代表建議。該建議被市人大常委會列入重點督辦建議進行督辦。
在人大的監督推動下,高巖社區的改造穩步推進,工期只用了半年。如今,高巖社區現有住宅樓有條件裝電梯的都裝了;建設了有健身器材和涼亭的微公園;通過調整綠化帶、硬化邊角空地、修訂停車規范等解決停車問題……“小區真是大變樣。”高巖社區業委會成員阮家鋒曾代表業委會向吳亞琴提出13條意見,其中多條被采納落實。“現在我們多了一個通過社區觀察點實現訴求的渠道,解決問題的力量多了、效率高了,提的意見能變成現實,大家就愿意講心里話,愿意一起做對社區好的事。”他說。
為人大代表履職建設新平臺
從企業退休后,永安市燕西街道新安社區居民周道寧把精力轉移到社區公共事務上,常走進社區內的社區觀察點,找省人大代表、永安市人大代表、新安社區黨委書記王清芳或其他11名觀察員反映問題:“電動車不能上樓充電,也不能私自拉線,樓下又沒有充電的設備;社區養寵物的不少,無繩亂跑、隨地大小便的問題得管管;早上小區門口很多攤販占道經營,擁堵不堪……”王清芳帶領觀察員們研究方案、形成建議、推動問題解決。如今,社區集中劃定電動車充電區域,安裝充電樁,安全與便捷兼顧;通過會議、公告、樓管動員等方式號召居民遛狗拴繩、處理糞便等,養寵問題妥善解決;組建大叔大媽志愿服務隊對攤販勸解疏導、維持交通秩序,小區門口再度暢通……
作為社區觀察點聯絡人,王清芳常到社區休閑廣場上、大爺大媽們打麻將的涼亭下、獨居老人等困難群眾家中與群眾交流,并記錄問題。每月一次的“晨巡夜談”,她實地察看過往問題整改情況,和社區居民喝茶聊天,發現新問題、收集新意見。微信群里,觀察員們反饋路燈改造等社區公共事務的新進展,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價……成立一年來,新安社區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不斷建立健全“線上+線下”“固定+流動”“定時+日常”溝通方式,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今年上半年,新安社區以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為平臺,收集社情民意23條并進行分類整理,在職能權限范圍內能解決的進行立項跟蹤落實;超越職能權限的經研究甄別后上報街道人大工委,交給隸屬及分管部門處理;牽涉到政策層面的“老大難”問題或歷史遺留問題以及一些社會共性問題,則成了王清芳撰寫人大代表議案建議的思考方向。
根據在新安社區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看到的問題,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王清芳2022年在永安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關于提升社區治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建議》《關于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后續管理的建議》;2023年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在社區成立工讀學校的建議》《關于將城市社區工作者納入工傷保險繳納范疇的建議》等,將“一區之見”推向更廣的領域。
“人大代表和居民群眾的溝通不只是在每年的人大會議期間,了解社情民意要在平時下功夫。社區觀察點正是提供這樣一個隨時隨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平臺,為我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提供了很多第一手資料。”王清芳告訴記者。
如今,三明市共建有11個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實現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縣(市、區)全覆蓋,并組建起一支由市、縣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和社會建設方面專家等組成的觀察員隊伍,成為參與社區工作和活動,全方位聽取和收集民意的“輕騎兵”。
截至今年6月,11個社區觀察點共收集關于社會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100多條,為三明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征集6件代表建議,涉及城市社區治理、農村婦女創業扶持、提高老舊小區消防安全保障等方面。下一步,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將對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相關工作機制進行規范推廣。
“堅持問題導向,時刻關注民情。見微知著,發現基層治理中的問題;集思廣益,提出對策措施;群策群力,實現社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地、現實地落到實處,努力把人大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這是人大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的職責和使命。”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碧濤說。(本報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劉敏 張麗瓊)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首個出入口服務區項目預計年底建成通車2023-08-24
- 踔厲奮發 篤行實干 譜寫老區發展新篇章——專訪三明市沙縣區委書記吳健成2023-08-10
- 三明:為市民打造校園“健身圈”2023-08-10
- 兩岸學子攜手鄉建鄉創 共促三明鄉村振興2023-08-08
- 三明:到群眾中間去 解急難愁盼事2023-08-08
- 三明成為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大市2023-07-31
- 三明:委員當河長,壯大護水“朋友圈”2023-07-25
- 三明市建祥全裝配辦公樓項目獲評全省首個三星級裝配式建筑2023-07-12
- 三明:抓“大”促“高”整合蛻變2023-07-07
- 三明中院:法與文物 穿越千年的守護2023-07-0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清流縣舉辦“蘇區杯”籃球嘉年華系列活動2023-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