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寧縣合盛種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長春收到一紙結案書。一起持續10余年,跨越福建、四川兩省的糾紛畫上句號。
原來,2012年,四川某種業公司委托胡長春制種,但種子款未結清。10年間,胡長春多次前往四川討要,后于2020年在建寧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擠牙膏”一般要回部分欠款,仍被拖欠40余萬元。2022年7月,建寧法院種業巡回法庭開展百日攻堅專項執行行動。當年8月,執行干警奔赴四川,該種業公司終于承諾分三期還款,并當場將第一期履行金額13萬元轉入建寧法院執行賬戶。目前,所有執行款項已到位。
“如果沒有種業巡回法庭和這場專項執行,這筆賬可能真就爛了。”胡長春說。
“最懂種業的法庭”
在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農戶與農戶、農戶與種子經紀之間會產生許多糾紛。此外,種子經紀對接的種子公司遍布全國,常會給后者留幾個月賬期,逾期賬款無法收回時,千里討賬困難重重,有些欠款一拖就是十幾年。
胡長春從事制種行業30余年,見過各種糾紛。“以前想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進了法院不知該找誰。好不容易等到調解或開庭,還可能碰上不懂制種行業的法官。終于判了,對方不履行,申請法院異地執行也不容易。”他說。
“制種過程本身存在諸多干擾因素,又因法律意識不足或考慮人情,不少當事人之間沒有簽訂規范合同、及時保存證據,發生糾紛未第一時間尋求法律幫助,這些都導致責任認定更加復雜。建寧是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2.35萬農戶參與制種,制種企業140多家,若糾紛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影響范圍很大。”建寧縣人民法院院長牟旭說。
2022年4月,我省首家種業巡回法庭在建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掛牌成立。當年9月,種業巡回法庭升級為種業巡回審判專庭。胡長春說,產業園里包括他在內的各家制種企業負責人,都喜歡到大家公認的“全國最懂種業的法庭”找法官咨詢、調解。
種業巡回法庭成立后,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審判團隊負責審理種業、耕地相關案件,開辟立、審、執快速辦理“綠色通道”。“派駐法官+巡回審理”模式下,法官常駐產業園,服務點設到制種面積超過1萬畝的4個鄉鎮、制種土地較為集中的6個建制村,把法律咨詢、維權保護、訴調對接、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執行,法官驅車出省為申請人追回欠款。
截至目前,建寧種業巡回審判專庭已審判執行涉種業案件84件,開展送法進企業、普法宣傳、訴前調解等法律服務170余件次。
種業法官不坐高臺
建寧法院種業巡回審判專庭的法官,不高坐審判臺。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產業園的種業巡回審判專庭看到,這里沒有棕色實木漆皮、高出地板一階的審判席,法庭當中擺著一張圓桌,審判員、書記員、原告和被告的名牌擺成一圈。建寧法院生態環境庭庭長、種業巡回審判專庭成員劉建寧,此時正在黃埠鄉,指導農民與種子經紀簽訂調解書。
劉建寧是土生土長的建寧人、制種農戶的后代,具備豐富的種業相關案件調解、審判經驗。他說:“調解、審判種業相關的案件,法官必須了解種子生產的實際情況,把握雙方的心理。要多去田間地頭,多和農戶、企業聊聊。”
劉建寧還記得去年9月16日和種業法庭同事們前往溪口鎮楓源村的情景。當時,他們去了解當季種子生產情況,向村民宣傳涉及種業的法律知識,了解種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正常情況下,父本先于母本播種,稻稈高于母本,‘趕粉’時花粉飛揚,便于授粉。那天發現一片制種田,父本和母本高度一樣,會因為‘花期不遇’導致種子產量大幅下降。我讓農民及時保存證據,事后如果拿不到合理賠償,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劉建寧說。
常常深入田間地頭的,還有建寧法院立案庭庭長、種業巡回審判專庭成員江元暉。
濉溪鎮村民張某于2016年承租一塊農田,計劃發展生態農業及旅游開發,卻撂荒多年。2022年,這塊田的承包經營權所有人要求與張某解除租賃合同,收回該地塊進行高標準農田改造,用于制種。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計劃改造的高標準農田總面積130多畝,張某這塊田正好卡在中間。山區大面積可制種土地難得,這里收不回來,邊上的土地也沒法改造,實在可惜。”江元暉與人民調解員多次到實地勘察,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背景摸排,最終找準調解發力方向,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今年春耕前,這塊田被改造好交給農戶。
司法服務種業振興新路徑
常駐種業巡回審判專庭的法官上官步崗和建寧種業協會會長曹思洲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農戶、種子經紀和企業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了。
“一天最少接待六撥人。”來找上官步崗的,有因為減產來咨詢能否根據保底條款要求賠償的農戶,有來討要規范性合同范本的種子經紀,有來咨詢如何收集證據應對異地官司的種子公司……
“以前大家不注重合同、證據,有事也不找法官,堵門上訪的不在少數。”曹思洲說,去年9月,種業法庭首次開庭,處理一起種植、養殖回收合同糾紛案,他和10余名種業從業者代表旁聽庭審,“那次之后,我們意識到了證據的重要性”。
變化不只發生在建寧。
為凈化種業市場,加強種業法律保護,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三明多地推行巡回審判專庭制度。2022年4月,建寧成立種業巡回法庭后不久,寧化、尤溪、泰寧法院相繼成立種業巡回審判專庭。
這4個種業巡回審判專庭向下延伸至30個村鎮服務點,向上接通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的“種業振興司法服務管理平臺”,開拓出一條司法服務種業振興新路徑。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三明市制種面積、產量、單產水平居全國首位,我們有責任為建設三明市‘中國稻種基地’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務和保障,當好種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護航者。”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王文光說。(本報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曾程)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開展義務植樹活動2023-03-14
- 超颯!三明首支女子騎警隊2023-03-10
- 訪全國人大代表、三明市市長李春:牢記重要囑托 全面推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2023-03-09
- 擴大文旅消費,三明市發布首批網紅打卡地數字文創產品2023-03-07
- 福建三明:她,嘗到了青橄欖的“甘甜”2023-03-07
- 武警三明支隊:首批春季入伍士兵光榮退伍2023-03-02
- 三明市大坂物流園:有麻煩找“義警”2023-03-01
- 三明烈火英雄謝曉暉的“多重身份”2023-02-28
- 三明:“她力量”干出“加速度”、奮戰“開門紅”2023-02-23
- 三明明溪:跨越1400公里 軍營喜結連理2023-02-2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尤溪:新農人帶動農業機械化2023-03-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