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 通訊員 羅聯潯 池佛興)從今年起,曾經為異地就醫報銷犯愁的三明市清流縣的侯大爺省去了兩地奔波之累。
侯大爺患有惡性腫瘤,退休后長期居住在江蘇蘇州。過去因異地報銷比例偏低,為了節省醫療費用,侯大爺每年都要多次回到三明住院就醫。
轉變源于三明市職工異地報銷比例的提高。“按新的報銷比例計算,我最近一次的就醫費用比之前多報銷了800元。”日前,侯大爺通過電話告訴記者,報銷比例提高了10%,一年下來可減輕一萬多元的醫療費用負擔,對他和他的家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為此兩地奔波了。
據統計,三明市有40多萬職工參加醫保,像侯大爺這樣需要異地就醫的人不在少數。對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務工,以及退休異地居住的這些群體而言,異地就醫報銷比例影響不小。
全市統籌區域外住院報銷比例僅為45.59%,自行轉外就醫報銷比例為30%。這一數據表明,此前,職工異地就醫報銷比例無法充分滿足職工異地就醫的需求。
了解相關情況后,三明市醫保局深入一線調研,在全面掌握職工醫保基金運行情況后,組織專家、一線醫務人員、參保職工代表等多方研判,于今年上半年出臺提高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住院待遇政策,將職工異地就醫報銷比例提高了10%~15%。
這是三明持續深化醫改,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又一新舉措。
三明是座老工業城市,人口少、經濟體量小、退休人員比重較高,曾經全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收不抵支,面臨“穿底”風險,三明由此走上醫改之路。
三明首先瞄準了虛高的藥價。通過在全市范圍內推行醫院藥品耗材零加成銷售、執行“兩票制”、實行“一品兩規”、集中帶量采購等,實時監控重點藥品使用情況,嚴控過度診療。三明市的藥品價格和醫療費用在改革后很快實現“斷崖式”下降。醫改9年來,三明市減少藥品耗材支出超124億元。
此后,三明市很快借助“治藥控費”騰出的改革空間,系統推進醫療、醫保、醫藥領域的“三醫聯動”,同步推動醫療服務、醫保支付、醫務人員薪酬體制等改革,逐步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基本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16年7月,三明在全國率先組建醫療保障管理局,綜合履行醫保和生育保險、醫療救助、藥品耗材采購、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職能,在組織架構上解決“九龍治水”問題,構建起“三醫聯動”格局。
改革紅利逐步顯現:三明全市職工醫保統籌區域內住院報銷比例為71.21%,已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職工醫保基金運行相對平穩,2012至2019年全市城鎮職工醫保連續8年保持盈余,累計結余7.14億元。
提高異地住院報銷比例政策出臺后,執行情況如何?群眾知曉率、滿意度如何?三明市紀委監委跟進監督,確保政策執行到位、落地見效。
“3359.8萬元,這是今年新政策執行以來三明市職工醫保基金異地報銷同比多支出的金額。”日前,三明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調取醫保系統中職工異地住院報銷數據,向記者介紹三明各地新政策執行情況。
據統計,政策出臺至8月底,三明市職工醫保異地就醫13171人次,醫療總費用24673.83萬元,醫保基金報銷12883.62萬元,范圍內報銷比例為69.2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3個百分點。
“異地就醫報銷比例提高了,我就不用擔心醫療費用高,可以安心地在外地就醫。”侯大爺欣喜地說。
三明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三明將重點探索建立職工醫保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藥械限價采購改革,開發智慧醫保宣傳平臺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醫改紅利。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全力以赴大招商 千方百計招好商2021-09-03
- 三明:項目落地“骨頭長肉”2021-08-30
- 科技加持,三明崛起氟新材料產業2021-08-20
- 三明推進專家團隊與“科技小院”聯動 讓“永久牌”土專家越來越多2021-08-06
- 三明沙縣區發現3名密切接觸者 曾到過這些地方2021-08-05
- 三明市率先啟動金融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2021-08-04
- 三明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工作2021-08-02
- 《三明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實施方案》正式獲批2021-07-26
- 深化醫改 莆田仙游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2021-07-21
- 三明在福建率先開展快遞員群體權益保障實踐2021-07-20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市召開滬閩紅色教育主題活動暨滬閩(三明2021-09-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