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縣通過產業鏈招商,一企一策一條龍服務,積極打造硅膠產業基地
從一家企業到一個產業
東南網6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徐文錦 通訊員 雷露微)9日,地處寧化縣的福建納新硅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著趕制來自廣東東莞的3噸混煉膠訂單。據了解,這家企業目前每年可生產1.5萬噸硅膠。
納新硅業位于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通過租用開發區廠房,4個月便實現投產,6個月達到上規條件。這是寧化縣首條硅膠生產線,也是全省首個規模以上硅膠材料投產項目。
除了納新硅業,目前寧化已有8個硅膠產業關聯項目落地,“白炭黑、生膠深加工—硅膠材料—硅膠制品”主產業鏈條已形成。這一新興產業正成為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鄉賢回歸引“龍頭”
寧化是傳統農業大縣,工業基礎較為薄弱。近期,國務院出臺《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提出“激發內生動力,發揮比較優勢,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振興發展新路”。
高質量發展,項目是“牛鼻子”。如何抓住“牛鼻子”?寧化縣經過一番思量。
硅膠主要由生膠、白炭黑及硅油制備而成,具有穩定性、電氣性、耐腐蝕、環保無毒等性能,廣泛應用于醫學、食品、電力、汽車等行業。硅膠正逐步替代橡膠、塑料產品,被納入國家“十四五”鼓勵發展項目,需求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硅膠產業前景好,寧化在實施“鄉賢回歸”工程摸底時了解到,有一些在廣東的鄉賢擁有這方面的資源,而三明又具有白炭黑產業基礎。去年9月,寧化縣委縣政府將硅膠產業確定為縣里主導新材料產業之一。通過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當地領導多次前往深圳、廣州、惠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鼓勵鄉賢回歸辦實業,反哺家鄉。
納新硅業就是“鄉賢回歸”成果之一。這家致力于硅膠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擁有800多家上下游客戶,產量位于行業前列。(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項目落戶寧化后,總投資3億元,分兩期建成年產5萬噸硅膠材料生產線和年產3萬噸白炭黑深加工產品生產線。
“政府主動對接我們,提供過渡期廠房、減免廠房租金,使我們輕裝上陣,快速發展。”納新硅業董事長孫強說,年產1.5萬噸硅膠生產線已于今年4月投產,10月將全面建成年產硅膠2萬噸的生產線,年產值達6億元、年利稅3000萬元。
延鏈鑄鏈興產業
納新硅業落地后,下游企業正鑫模具循跡而來。
正鑫模具招商自東莞,主要從事硅膠模具、硅膠制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納新、固泰的下游客戶。在納新、固泰等公司入駐寧化后,該企業看中當地的招商服務、租金減免等優惠政策,決定租用開發區廠房,投資2000萬元建設年產1000萬片玻璃蓋包邊硅膠制品生產線。
深耕硅膠市場,寧化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著力打造硅膠產業基地。縣有關部門圍繞招商引資,出臺項目、用地、用工等方面優惠政策,打造項目“簽約、落地、開工、投產”一條龍服務,并建立“一周一協調會”“每半月一通報”制度,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
在寧化縣委縣政府推動和納新硅業、固泰硅膠等企業帶動下,目前已有8個硅膠產業關聯項目落戶當地,其中三友股份公司已在寧化設立生膠中轉站,白炭黑深加工項目、天翊硅油深加工項目、硅膠色母材料、硅膠模具、硅膠制品等產業鏈項目隨之落地,“白炭黑、生膠深加工—硅膠材料—硅膠制品”主產業鏈條已形成。隨著這些項目落地生產,寧化縣硅膠產業基地初具雛形。
硅膠產業的從無到有正是寧化縣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今年來,寧化縣持續做好“三明實踐”后半篇文章,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1—5月,該縣“五個一批”新增謀劃項目71個,總投資125.1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新簽約項目落地開工建設58個,總投資63.13億元。
責任編輯:趙睿
- 武警福建省總隊“情系八閩·永葆初心”主題宣傳活動在寧化啟動2021-06-09
- 三明寧化:民警進社區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活動2021-04-14
- 寧化縣舉辦第一屆薏米品質鑒評會2021-04-12
- 寧化木活字:將這項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傳承下去2021-01-12
- 寧化濟村鄉脫貧故事:一塊塊豆腐,撐起了脫貧致富夢2020-12-17
- 寧化武層村:唱響鄉村振興“三重奏”2020-12-09
- 寧化:三“兩”“稱”干部 對干部選拔考察舉措再細化2020-11-23
- 騰訊追夢計劃攜手省盲人協會助力寧化鄉村振興2020-11-10
- 建寧寧化加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行列2020-10-19
- 從三個切面看寧化翠江鎮如何 “戰疫”2020-02-03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泰寧:讓“家門口”紅色資源成為黨史學習2021-06-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