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提交,當場辦結!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速度就像‘乘火箭’!”前幾日,鄭美福深刻感受到了審批“加速度”,忍不住要為市生態環境局的行政效率點贊。
鄭美福是莆炎高速中鐵十八局十八標沙溪陽隧道施工隊隊長,負責碎石加工及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項目。“原以為至少花費十天半個月,現在審批提速,項目提前落地,對企業來說是福音。”
今年8月,市生態環境局結合生態環境部門垂直管理改革的要求,積極作為、不等不靠,探索、研究后出臺了《授權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局開展行政許可具體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對派駐機構承擔市局的部分許可具體工作進行系統性授權,統一規范全市生態環境行政許可工作。同時,整合優化近年來在行政審批方面出臺的改革服務措施,并新增“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告知承諾”和(非重點行業項目)“揮發性有機物小微排放量的豁免調劑”兩項措施,為基層和業主減負真正做到“放管服”,獲得普遍贊譽。
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這場改革的受益者。由于發展需要,三鋼閩光維修及大制作基地改造迫在眉睫。簡化流程后,因該項目符合“改、擴建建設項目,未導致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管理”的規定,工期大幅提前。“委托環評、提交申請、批復,之前整個流程下來要一到兩個月,現在只需向環保部門報備后就能開工建設。”該公司安全環保部環保科工程師羅丹說。
省時、省事、省費。改革后,“環評”不按同級備案同級審批原則執行,將公路、城市道路、天然氣站等不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項目環評文件和所有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以及部分排污許可證核發等6項具體工作,授權派駐局實施,方便業主就近辦理相關手續,簡政放權這道“試題”,市生態環境局做到了業主心坎里。
釋放改革“紅利”,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市生態環境局規劃與環評科科長雷新灼介紹,目前,符合相應條件的新、擴、改建設項目豁免購買排污權;省級及以上重點項目排污權按上季度市場均價的25%出讓,并將環評文件審批前完成項目排污權交易調整為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前完成,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項目投資前期費用的壓力。
精細化管理與深化改革相輔相成。如今,市生態環境局將市級以下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上收市級審查,從全市域范圍統籌空間管制、容量管控和環境準入。同時,繼續完善和規范內部工作機制,明確行政許可內部審查內容及事中、事后監管要求,有效做到放權不放松,管理不缺位。
改革好不好,數據會說話。今年以來,全市共有280余個環評項目縮短公示時間1400余天;44個未導致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改擴建項目豁免審批;5個省級重點項目通過政府儲備出讓排污權累計節約資金1733萬元;55個新建項目滿足豁免條件為企業節約成本共計約232萬元。
“我們將繼續堅持‘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確保服務優質高效,群眾滿意度日益提升。”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鄧朝祥說。(作者:記者盧素平)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9月,喝下這碗茶,開始三明的秋天2019-09-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