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海關助力臺灣鋼鐵企業探索建設首個大宗散貨保稅儲運基地
莆田海關關員提前到港為鐵礦進口辦理通關手續,確保船舶到港即卸。陳峰 攝
海峽網8月6日訊 (東南網通訊員 周國松 陳峰)8月4日,臺灣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臺灣中鋼購買的7.42萬噸加拿大鐵礦順利在莆田羅嶼港完成卸貨。莆田海關為企業快速辦理通關手續,確保該批鐵礦石及時卸入羅嶼保稅倉庫,并可享受暫緩繳納500多萬元海關稅費等優惠。
“這是臺灣企業進口鐵礦石首次借助大陸港口實現保稅中轉,或將有助于臺灣鋼企在大陸探索建成首個大宗散貨儲運基地。”羅嶼港口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呂俊偉表示,該批鐵礦將根據臺灣中鋼公司生產計劃,后續分批轉運臺中和高雄港的生產基地。
據了解,臺灣鋼鐵企業采取保稅中轉的物流模式,將充分利用福建沿海港口資源優勢,有力改善臺灣鋼鐵企業港口等級不高、原料場地緊張的局面,切實降低臺灣中鋼公司原材料物流成本,優化原材料供應。
八方物流報關部經理陳強表示:“在莆田海關支持下,我們采取提前申報模式,提前一天完成報關手續,貨物抵港即放,為臺灣中鋼公司與莆田港口的合作開了好頭。”
據悉,為保障首票貨物順利通關和臺企后續進出口計劃,莆田海關提前介入,與運營方進行深入對接并給予政策指導,全面做好通關準備和相關預案:一是全面實施“入區檢驗、出區核放”創新舉措,簡化入倉重量證書和品質證書等申報單證,取消保稅倉庫出庫書面審批,改成企業端電子申報,海關端電子審核通過,最大限度為企業節約滯港等相關費用;二是深入落實“即查即卸即放”工作模式,加強企業溝通協調,提前做好計劃,將現場檢驗檢疫、取制樣工作與貨物卸載同步進行,最大限度減少滯港時間;三是強化日常管理,制定出臺《海關羅嶼保稅倉庫混礦業務操作指引》,同時督促企業完善《保稅堆場業務流程管理制度》《羅嶼港口保稅堆場操作和管理制度》,確保便利、安全和監管并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莆田海關宣講政策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2019-05-31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秀嶼平海鎮一16歲少年離家未歸 家屬盼網2019-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