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挖掘風能等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海洋經濟
“乘”風而起,藍海掘綠能
東南網1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張哲昊)深冬時節,平潭長江澳附近海域,海風勁吹,一座座壯觀的海上“大風車”漸次鋪開,巨大的風機葉輪隨風轉動,源源不斷地產生清潔“綠電”,輸送到千家萬戶。
一組數據折射出平潭風電產業的澎湃活力。到目前,平潭風電場已建成總裝機容量67.83萬千瓦,年產值預計達14.95億元。
化風為寶、以風興業。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部署,深入挖掘風能資源優勢,以風電清潔能源開發及產業鏈培育為抓手,全面推進“產業綠色化、生態產業化、能源清潔化、生活低碳化”,推進“零碳島”建設,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的新能源產業發展之路。
風力發電陸海并進
經濟新常態下,“向海爭風”正成為平潭探索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一步先手棋。
去年12月21日,坐落在平潭外海的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自己曾經創造的單機日發電量世界紀錄——單日發電38.72萬千瓦時,可供近17萬人的一日生活用電。
5個月之前,該機組成功并網發電,其輪轂中心高度達152米,單只葉片長123米、重54噸,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核心關鍵部件實現全面國產化,能夠為今后16兆瓦海上風電大機組規模化批量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這個“白色巨人”有著諸多亮眼標簽,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那么,“全球之最”緣何選擇平潭?答案在于平潭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
翻開地圖,平潭地處臺灣海峽與海壇海峽之間的突出部,“狹管效應”尤為顯著。受此影響,浩蕩長風在此常年不息。據統計,平潭年均風速達8.4米/秒以上,全年6級以上大風達300多天,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且風能密度高。因此,這里是全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島可利用風能區域230多平方公里,風電開發前景廣闊。
事實上,這座海島與風電的“雙向奔赴”早已有跡可循。20世紀70年代,平潭就成立了風力實驗小組(后更名為平潭縣風力實驗站),并啟動研制55千瓦風力發電機,成為全國最早成立風力實驗機構的地區之一。
此后近半個世紀,平潭圍繞做好“風”產業、寫好“電”文章,逐步實現風能產業商業性開發,推動風電場建設從陸地走向海上,大膽踏出了“化風為寶”的探索腳步。如今,平潭已建成風電場7處,其中陸上風電場4處、海上風電場3處,風力發電實現陸海并進。
產業鏈條加速完善
新年伊始,好消息傳來:2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配電網供電能力提升-共享儲能電站項目(一期)榜上有名,這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項目。
項目負責人林一汎介紹,項目用地面積約33畝,總投資6.66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預計可存儲電量20多萬千瓦時。“共享儲能電站是‘源網荷儲’中重要的一環,其應用場景十分廣泛,不僅可以為平潭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提供配套儲能,提高風電消納能力,還能為區域電網提供應急保障,推動平潭從‘全綠電島’向‘海上能源島’轉變。”
在平潭,像這樣與風電相關的項目還有很多。據統計,去年1—11月,風電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30%,新增并網18.6萬千瓦,完成投資超16億元。
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得益于當地政府高度重視風電產業鏈招商工作。202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投資促進委員會成立,組建風電競配工作專班,圍繞風電產業鏈上下游,細化產業圖譜,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很快,一批又一批企業“聞風”而動、搶灘布局,其中不乏三峽風電、中廣核、金風科技、大唐海上風電等大型企業的身影。“2022年以來,平潭A區風電場、B區風電場及草嶼海上風電項目陸續與多家大型企業達成合作,將助力實驗區開拓海上清潔能源新賽道。”實驗區經濟發展局發改處負責人鄭明娟介紹。
向藍海要綠能,平潭大力推進風電產業朝著裝備制造、技術研究等上下游產業延伸,一個日趨完善的風電產業鏈正加速成勢。
以海工裝備產業為例,緊抓海上風電“搶裝潮”,實驗區加快發展風電新能源工程與運維、海底電纜與管線敷設、港口與航道(海岸)建設工程等服務業態,推進海洋智能裝備科技創新中心、海上風電場運維基地等一批重點支撐項目落地。同時,發揮金井港區水深、港寬的優勢,發展海上風機設備等海工重大件吊裝、轉運、維修、保養、預組裝等相關業務。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金井港區海上風電等設備港口裝卸作業總吞吐量超百萬噸。
海洋經濟聚能成勢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怎樣讓風的價值最大化,擁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平潭一直在探索的發展命題。
前不久,第一屆海峽兩岸帆船賽遙控帆船比賽在平潭如意湖公園落幕。這是一場緊張刺激的水中競速,比賽期間,選手們根據多變的風向和風力,操縱遙控帆船在水面上借風疾馳,完成收帆、放帆和轉舵等一系列動作,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圍觀。
優越的沙灘、風力條件,讓平潭成為聲名遠播的濱海運動勝地。近年來,當地利用風車田等景觀,大力發展風運動產業,舉辦國際風箏沖浪節等以“風”為主題的品牌賽事,推動帆船、空中飛人、拖曳傘、水上摩托等業態加快發展,助力風電旅游融合發展。
這只是一個縮影。
以風電清潔能源為主導,平潭積極打造“風能+旅游”“風能+交通”“風能+生態”等多位一體的協同發展模式,多業態融合的應用場景競相涌現,帶動農漁業、旅游業、鄉村振興等領域邁步登高。
循著“海底出綠色產品,海上出清潔能源”的發展思路,去年,實驗區加快推進風漁融合海工智能裝備試驗基地項目建設,試水風漁融合立體養殖。依托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照明工程分散式風電項目所屬風電機,該基地計劃開展風電與智慧漁業融合養殖試驗與研究,打造綠能智慧深遠海漁業養殖產業體系。目前,項目正在推進設備升級與優化,預計于3月開啟大規模施工。
加速崛起的風電產業,已成為平潭海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在去年底召開的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提出,新一年,將聚焦“四大經濟”提質升級,結合“零碳島”發展規劃,堅持把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風電產業為主導,著力建鏈強鏈補鏈,加快推動共享儲能電站、起帆電纜、智算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產業聚能成勢,共同奏響風與電的協奏曲。
責任編輯:肖舒
- 平潭馬腿村:“小漁村”打造文旅“新亮點”2024-01-10
- 一私人游艇在平潭失火沉沒 3人獲救2024-01-10
- 臺胞可在平潭開展33個工種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2024-01-04
- 首屆海峽兩岸帆船賽 遙控帆船比賽落幕2024-01-04
- 首屆閩臺(平潭)兒童戲劇嘉年華搭建兩岸文化交流橋梁2024-01-03
- 迎新嘉年華 傳承民俗韻——平潭流水鎮中心幼兒園2024年慶元旦主題游園活動2023-12-31
- 平潭:紅色村莊走出綠色致富路2023-12-18
- 平潭五福廟:一廟兩城隍 牽起兩岸緣2023-12-15
- 平潭數據跨境流動服務樞紐平臺投入運營2023-12-11
- 平潭:首條“一帶一路”郵輪航線正式起航2023-11-20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迎新嘉年華 傳承民俗韻——平潭流水鎮中心幼2024-0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