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練島,原來是平潭的一座離島。隨著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開通,大練島迎來發展新機遇,正朝著產業優、生態美的發展新高地邁進。
2日,驅車從平潭二線卡口駛上海峽公鐵大橋,僅5分鐘就抵達大練島。走進海峽戀島項目展示中心,親子游玩體驗區、餐飲休閑區、觀光娛樂區等展館劃分有序,依托大練島資源稟賦,該項目有意打造親海旅游廊、陸上旅游環、海島居住體驗區、海島養生度假區、海島商業體驗區的“一廊一環三區”格局。
與主島從“相鄰”到“相融”,大練島的轉變,是平潭蘇平片區奏響城鄉一體化和諧樂章的生動縮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平潭綜合實驗區蘇平片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樹群說,片區以鄉村振興為依托,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形成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雙輪驅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得益于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通車、平潭北部生態廊道建設,蘇平片區從實驗區“后發展”區域蛻變成為平潭“北大門”。如今,四通八達、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在蘇平片區逐步形成。
即將完工的環白青鄉生態廊道工程,沿途經過青峰、白勝、東占等8個村莊。該工程以旅游觀光道串聯平潭北部區域(長江澳—白青鄉)內人文景觀資源,全長10公里,主線終點與北部生態廊道相連。北部生態廊道跨越白青、平原、蘇澳等地,沿線經過29個村莊,不僅勾勒出一幅雋永的山海畫卷,更成為一條興村富民之路。
在東占村,村里利用林下空地和閑置地,與企業合作開發林下種植養殖4.8畝;在紅衛村,村民攜手臺胞打造休閑觀光園,建設休閑采摘、科普示范、農耕體驗融為一體的現代化果園……僅去年,蘇平片區通過委托貸款、發展觀光農業和民宿產業等方式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已有5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我們要把鄉村建設成為與城市共生共榮、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園,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孫樹群說。
具體怎么做?蘇平片區秉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理念,圍繞“空殼村”“留守村”“中心村”等村落打好“示范帶動、內培外引、產業融合”的組合拳,通過改善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游、培育特色產業等,有效引導和撬動金融與社會資本投入建設。
規劃先行,其次建設,蘇平片區城鄉一體化的藍圖已經繪就:驅車行駛在平潭北部生態廊道,沿途欣賞生態岸線、海蝕地貌、海島漁村等景色,參觀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金幣博物館、史籍館、酒博物館,留宿于精致民宿,到果園品嘗鮮果,在農家樂休閑游玩……
孫樹群說,建設“美麗蘇平”,不僅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還要全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正實現產業興、百姓富,城鄉協同、同頻共振。
記者手記>>>
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平潭蘇平片區注重對各個村落系統性、整合性、可操作性的規劃,把產業發展作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利用農漁業、民宿業等產業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得益于此,越來越多的村落得以“蛻變”。但推進城鄉一體化不單是一項長期性任務,更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新時代的鄉村建設要準確認識和深刻把握農村現代化的內涵特征,不僅要做好長遠全局謀劃,還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直面城鄉融合發展堵點、難點,夯實產業基礎、強化人才支撐、厚植文化力量,建設更美麗的城鄉一體化。
本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責任編輯:趙睿
- 平潭澳前特色鄉鎮鄉村振興串點連線成片項目今日啟動2021-12-04
- 情系兩岸的新平潭人 臺青許桂榮的福建故事2021-12-02
- 2021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定向越野公開賽平潭開跑2021-11-30
- 平潭: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2021-11-29
- “一閘三線”平潭段完工進入倒計時 嵐島“解渴”指日可待2021-11-24
- 第二屆IM兩岸青年影展扶持表彰大會在平潭舉辦2021-11-21
- 福建平潭:海島振興配上智慧鑰匙2021-11-15
- 從平潭風電向島外輸電說起……2021-11-14
- 福州平潭廈門即將啟用電子駕駛證,詳細操作指南來了!2021-11-11
- 第九屆平潭國際風箏沖浪節落幕2021-11-10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2021-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