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拉鏈馬路”嗎?“拉鏈馬路”是指因道路建設和各類管道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而導致馬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現象。
為了能夠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線對道路的反復開挖,以及所帶來的交通擁堵和市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全國各大城市掀起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熱潮。
平潭綜合實驗區地下綜合管廊作為2016年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獲得了中央財政的專項資金補助。
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通集團)的工作重點。
由交通集團作為業主方負責的環島路段和壇西大道路段的綜合管廊,采用PPP模式建設,現已動工。
看設計圖是不是已經無法滿足大家了?
這次平潭網記者就帶著大家滿滿的好奇心,跟著交通集團的工作人員,一起下到地下6米,見識了這個傳說中的“地下通道”。
壇西大道路段的綜合管廊敷設于壇西大道主路與輔道之間的綠化帶下方,這次記者看到的是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北段,長10.2公里,包括綜合倉和電力倉。
管廊每200米有一個功能單元,每個單元具備場內排水、消防、監控、照明和通風等智能化保障功能。并設置有車輛檢修通道和人工維修通道。
較大的綜合倉內設置了管道支墩和線纜支架。后期的給水管道將放置在支墩上,光纜、通信、廣電等線纜放置于支架上。
較小的電力倉目前已投入使用,放置的高、中、低壓電纜,已給沿線的小區和廠區提供了電力保障。
隨后交通集團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壇西大道南段綜合管廊的施工現場,作業面上設置了14臺鉆機同時工作。
“由于管廊位置離已成形的壇西大道主路太近,所以我們只能采取圍護樁工藝,沿既有輔路中間垂直開挖。”中鐵一局項目總工翟小軍說。
環島路段的綜合管廊目前也處于打圍護樁階段。
地下綜合管廊所實現的統一維修管護模式,不僅減少了桿柱、井蓋、架空線等,讓城市更加美觀,也為今后實現全區電網、通信網等各類管線的高效、智慧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個看不見的“地下王國”正緩緩展開,形成網狀后的綜合管廊將更完善、更全面地發揮功效。
平潭新都市正迅速崛起,作為五大集團之一的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也積極地推進各項涵蓋農林、水運、水林、交通、城鄉建設等類型的民生工作。
在2016年全面推進壇西大道輔路、福平大道、金井三路、如意路等城市路網建設的基礎上,2017年交投重點推進平潭高鐵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及站前廣場、壇東大道二期工程、海峽二橋二線通道、澳前港區客滾碼頭二期等項目的開工。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建部署加快平潭開放開發 全力推動與臺灣深度融合2017-11-10
- 國內首個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在平潭正式掛牌成立2017-11-08
- 【十九大時光】平潭:勇做開放開發先行者2017-10-23
- 平潭綜合實驗區8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型企業2017-09-29
- 兩岸青年創意設計將落地平潭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017-09-26
- 魅力嵐島:別樣的海島風情2017-09-26
- 驚艷!裸眼3D水幕藝術秀“嵐色之夜”在平潭綻放2017-09-25
- 于偉國:圓桌會議將深化中國與小島嶼國家的“藍色伙伴關系”2017-09-21
- 平潭臺創園助力兩岸青年互聯網創業2017-09-18
- 福建檢驗檢疫局六措并舉支持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2017-09-18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安置小區A2地塊:室外填土與管道鋪設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