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5日訊 近年來,圍繞建立以武夷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南平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1001平方公里范圍之外,初步劃定了4252平方公里“緩沖區”,通過圈層管控,用“外圈”來保護好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核心這個“內圈”。9月29日,“閩山閩水物華新 風險普查共福見”——風險普查媒體八閩行活動走進南平武夷山市。
據南平市普查辦主任、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張崇發介紹,由于武夷山市森林覆蓋高達79.2%,易發生森林火災。在日常森林防火工作中,南平將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主要工作概括為“一體聯防、防治結合、項目提升”12個字。“一體聯防”機制就是其中之一,“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涉及武夷山、建陽、邵武、光澤四個縣(市、區),12個鄉鎮(街道),我市在重點時段和高森林火險期間,對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重點調度,并對12支森林消防隊伍進行整合,切實強化防火宣傳、隱患排查、火源管理、熱點核查等工作,全力確保環武夷山國家公園區域森林防火形勢穩定。”
同時,南平市正在謀劃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五區聯防”森林防滅火能力提升項目,并積極申報將該項目納入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
武夷山市森林消防大隊就是其中一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五中隊中隊長劉廣明告訴導報記者,“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工作提出后,他們大隊防滅火的重心從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轉變為:立足“大武夷”,嚴防武夷山國家公園周邊4252平方公里的“緩沖區”的林區火險管控。“如今“內外圈”的區縣防滅火的意識進一步統一,各區縣應急隊伍業務交流培訓增多。近年來,我們大隊為武夷山、光澤、建陽等地多次開展業務培訓和交流,常態開展應急演練。比如今年8月我們大隊為南平市森林滅火隊伍參加全省的比武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業務能力顯著提升。”
他表示,在當地應急部門的牽頭下,運用風險普查數據等,指導全市火點監控零秒共享,氣象信息、高危火險區及時公布,轄區內各類防災信息在第一時間復通。由于防區向“外圈”輻射,消防大隊在傳統防滅火手段的基礎上,加大中遠程機動訓練,縮短隊伍應急反應時間。加大無人機勘察,不斷提升實際任務中的信息化程度,更有力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現場,不僅展示各種類別的消防器材,消防人員還演示了單泵操作,模擬了一次真實救援任務的T型救援,其專業的業務能力令人折服。
據武夷山市普查辦主任、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朱瀟楠介紹,通過此次普查中,武夷山市應急管理領域綜合風險普查調查采集涉及到的承災體306條、歷史災害731條、綜合減災能力1297條的數據共計2334條。其中包含學校、醫療衛健機構、住宿、公共文化場所、旅游景區、星級飯店、危險化學品、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等在內的公共服務設施280條;綜合減災能力1297條,主要有政府災害能力、社會與社會組織減災能力、鄉鎮與社區減災能力以及家庭減災能力;最后就是歷史災害,主要是1978-2020年年度自然災害和重大歷史自然災害。“武夷山市主要災害有高溫、干旱、低溫連陰雨、冰雹、大風、霜凍、暴雨。按照普查的自然災害劃分,主要還是集中在森林火災、洪澇災害、風雹災害和臺風災害。為此,武夷山市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我市成立減災委員會、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同時,建立了比較強有力的隊伍,我市有消防大隊、森林消防兩支專業救援隊伍,共計163人。市直及鄉鎮各類半專業救援隊伍共35支898人,社會救援隊伍1支98人,能夠滿足我市各類自然災害救援需要。”
2021年3月,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考察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時,鼓勵廣大農業科研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而作為支持當地茶產業發展的應急、氣象部門的工作者們,同樣也在這片土地上踐行著總書記的囑托。
朱瀟楠表示,他們將普查數據應用到實際的自然災害防治的場景中,比如茶產業是武夷山的支柱產業,武夷山內外圈茶山密布,普查數據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茶園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而且可以對茶山規劃、種植管護等提供參考依據。他舉例說:“我們的“智慧茶園系統”為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提供具體細致的氣象指導,通過茶園內安裝的攝像頭、溫感、濕感、雨感、雨量傳感器等搜集數據,比如暴雨天監控雨量,如果發現這里一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就會電話通知人員從茶山撤離,避免造成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武夷山市財政每年確保救災工作經費66.8萬元,落實市級救災應急預備金100萬元,各鄉鎮落實救災應急預備金3到5萬元。備齊備足沖鋒舟、橡皮艇、編織袋、救生衣等救災物資及裝備。儲備棉被、床板、帳篷以及餐具、灶具、照明等救災物資。例如,星村鎮將鎮敬老院與其兩側各一所小學、中學校園作為鎮應急避災點,并將敬老院設為應急救災等物質的儲備點,內有棉被、床鋪、熱水器等各種生活用品和消防器材。為引導大家及時避險,鎮上多處張貼著避災點路線指示牌等。
通過普查,武夷山市摸清了當地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數據,通過數據分析,他們更有信心做好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在保護的基礎上帶動發展,指導政府科學合理布局一批生態優勢產業,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將環武夷山國家公園帶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王帥)
責任編輯:肖舒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 推出國內首款在線文檔公益主題裝扮背景2022-09-23
- 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2個新物種2022-08-25
- 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2個新物種2022-08-25
- 武夷山國家公園:藏酋猴的樂園2022-07-26
- 青少年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走進最美自然課堂2022-07-25
- 武夷山國家公園先鋒嶺首次發現孿斑黛眼蝶2022-07-19
- 武夷山國家公園:奏響人與自然協奏曲2022-06-16
- 武夷山國家公園:擦亮“世界生物之窗”2022-05-23
- 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綠色發展走出新路2022-05-16
- 武夷山國家公園鳥類增至393種2022-04-1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邵武農商銀行被罰款122萬元!中國人民銀2022-10-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