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是全國“無廢城市”試點縣。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治理要求,勢必給縣級造成處理壓力大、運輸成本高和運輸過程二次污染等問題。怎樣實現垃圾源頭利用、處理、減量最大化?
“三招”讓垃圾就地利用
山坊村,保潔員觀察廚余垃圾漚肥池運行情況。
漿源村,用廢酒瓶搭建的垃圾屋。
小小垃圾給人類帶來大麻煩!
當然,這是在人類尚未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責任和垃圾價值之前的感覺。“沒發現垃圾的利用價值之前,總覺得它礙眼、鬧心,到處都是!”光澤縣寨里鎮漿源村黨支部書記黃世嬌說,“發現它的諸多價值后,常會冒出‘太少’的感覺來。”
讓世人嗤之以鼻的垃圾,怎么會變得“老想它”了?日前,筆者在全國“無廢城市”唯一縣級試點光澤縣的寨里鎮找到了答案。
典型“發酵”,探出利用三條道
桃林村火龍果種植基地。
與別的地方瓜果基地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水肥一體化系統多了一個由廚余垃圾變成的肥源。寨里鎮武裝部部長張旭文說:“廚余濕垃圾找到了利用渠道,標志著全鎮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利用達到了一個最大化水平。”
這一成果,還得從寨里鎮培育、普及典型說起。
垃圾因放錯了地方,才淪為垃圾。寨里鎮黨委書記揭水才說,垃圾雖小,但治理的意義重大,事關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每位百姓的生活質量。要做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習慣要外力、內力聯動。外力靠鎮村的制度措施,內力靠利益驅動。
有所認識就有所行動。從十幾年前的“萬人保潔”“清潔家園行動”開始,寨里鎮就從行政外力和激發內動力著手,鼓勵支持村級和廣大群眾開動腦筋為垃圾循環利用創新探路。于是先后涌現了山坊村用廚余垃圾變有機肥、漿源村用廢棄壇罐建景觀和桃林村用垃圾兌換日用品等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寨里鎮對身邊的典型,不是停留在開開現場會的層面,而是讓典型“發酵”。在典型的基礎上舉一反三,不斷提升垃圾利用、減量和群眾參與的“三個最大化”水平。從垃圾換日用品、垃圾變景觀、垃圾變有機肥的全鎮覆蓋,到普及可再生資源回收站建設等,不但使典型墻內開花墻內香,還大放異彩起來。
公司運作,確保分類常態化
山坊村上源小組雷茂生家。
雷茂生對垃圾治理很支持,見有人亂丟垃圾都會勸阻。可他沒想到的是,今年竟有專人開著電瓶車,一天兩次上門宣傳垃圾分類,還親自動手去桶里分揀。雷大爺說,以前自己只是分個干、濕和有害,哪有心思去細分?現在有專人做,垃圾真的各歸其所、各盡其用了。
雷大爺說的“專人”,就是鎮里引進的閩源保潔有限公司。寨里是光澤縣的大鎮,16個建制村、1個場,184個村民小組、236個自然村分散于668平方公里的山頭、山腰和峽谷,僅靠鎮村兩級干部的力量,垃圾源頭減量、利用、處理難免存在分身乏術、顧此失彼等現象。張旭文說,為了把垃圾循環利用工作做實,由鎮政府主導,請公司來運作,是最好的選擇。
“閩源”是閩北一家專業保潔公司,有專業的團隊、設備、技術培訓及現場作業隊伍。“閩源”的進入,使鎮村干部從原來的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裁判員轉換為當裁判員和服務員,鎮村干部從“垃圾困局”中回歸到了本位。
垃圾分類怎么分?什么屬于干垃圾,什么是濕垃圾,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原先分不清分不細,干部也不可能天天來管這事。茶富村屏山小組陳大爺說,現在有專業隊伍管著,桶上貼著分類的實物圖,還有專人教、親自做,這分類自然就分到位了。
機制保障,激發群眾內動力
漿源村畬族文化公園。
置身園中,處處是垃圾利用的佳作:5個廢棄的大陶缸搖身變成了“民主法制村”的標飾,同時寓意“五谷豐登”;廢棄的陶壺,被賦予“孝”“仁”“信”“禮”“義”的道德力量;原來丟棄在房前屋后的酒瓶,也成了圈于景觀樹下的花壇。
這讓生活廢棄物“轉世”為美化生活飾物的創意,來源于村民的智慧和鎮里的一系列考評措施和激勵機制。漿源村黨支部書記王世嬌說,群眾智慧如大海,激勵機制有如助跑器,兩者聯動,再難的事也能找到化解的妙法。
垃圾源頭減量、利用、處理,寨里鎮走了“三步棋”。
頭步棋,鼓勵各村用積分和直接兌換形式,把可當廢品賣的廢棄物收集起來變賣成兌換品,激發群眾參與。
第二步棋,由公司專業隊伍上門收集、分類,從進袋、進桶的垃圾中分揀,然后將分揀出來的東西各歸其所,鼓勵爭取項目資金,物盡其用,如將垃圾變景觀等。
第三步棋,針對既不能當廢品賣,又不能用于裝點生活、環境,且多留一天就發臭的廚余垃圾,山坊村的廚余垃圾變肥料解了難題。
至此,全鎮除了有害垃圾等沒回收價值的垃圾運往縣城處理外,其余垃圾基本都在當地得到利用和處理。
如今走進寨里的鄉村,藍天下青山綠水環抱的美麗村莊,整天奔波于村鎮的保潔工、垃圾分類工的身影,散發著稻香的金色田野,構成了和諧、寧靜而又充滿希望的鄉村畫卷。
(邱盛林 李素芳/文 邱洪福/圖)
責任編輯:趙睿
- 光澤:為畬族群眾脫貧開“良方” 能人引領產業帶動2020-09-08
- 南平光澤: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建設“無廢城市” 助推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兩不誤2020-08-30
- 光澤探索治水興水新路徑:讓水資源“流金淌銀”2020-08-04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光澤:仁厚村里話稻魚2020-07-13
- 第三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在光澤舉辦2019-11-15
- 看光澤——創新驅動 因“綠”生“金”2019-09-23
- 讓山區小城瓜果飄香2019-08-19
- 守護“源頭水” 南平光澤縣探索“綠水維護補償”機制2019-08-05
- 南平光澤縣副縣長江暉到李坊鄉管蜜村查看汛期受災情況2019-07-10
- “無廢城市”,綠色光澤再出發2019-06-30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村民小組會議是否有效引爭議 南平一毛竹場分2020-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