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28日訊 “巷子就是自己的家,保持好巷道的美麗整潔,大家才能住得放心、舒心。”27日,60多歲的魏敬和開心地說。作為建甌市建安街道丁家巷的居民,魏敬和經常和巷子居民一起塘溝清淤、清理“牛皮癬”,維護巷道衛生。
眼下,建甌市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正有序開展,但“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卻十分普遍,群眾參與度始終不高,探索長效機制成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建安街道經過前期調研,于3月份在轄區內業態最復雜、問題最多的丁家巷、何厝坪、水井巷等6條巷子開展“巷長制”試點工作。
建安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年雄介紹,巷長們由社區居民推薦產生,大都是退休人員,他們責任意識強、敢做敢講,以身作則。巷長們除了每天不定時對所轄路段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聯系、對接和處理,還積極發動居民群眾、物業管理企業等多方面力量,實現干群共建、共享、共管、共創文明社區。
經過推選,該街道確定了12位熱心群眾擔任6條試點巷的巷長、副巷長。巷長們對違章占道、店面外溢治理,建臨時停車場、增設垃圾桶等積極建言獻策,他們還制作發放美麗小巷共建卡、面對面入戶宣傳,居民們對人居環境整治意識有了顯著增強,整治積極性大大提高。
在丁家巷,亂停車問題一直困擾著巷子居民,本就狹窄的巷子,被車輛一占更是擁堵不堪。為此,丁家巷巷長江水妹在第一次巷長見面會上就提出建議,希望利用巷內廣電宿舍閑置地塊建設臨時停車場,疏堵結合,整頓巷內亂停車問題。街道黨工委同意了巷長的合理建議,并就建設工作與巷長們進行了協商分工:由街道辦事處與市直有關部門溝通,解決土地使用授權和建設資金問題;由江水妹負責“退地”工作,與長年占地種菜的居民進行協商,清退被周邊居民長年占為己有“菜地”。
群眾當“巷長”的優勢也在這次“退地”中充分凸顯出來。江水妹說,平時到巷子里的居民家中去“串門”、發共建卡、督促做好“門前三包”、收集意見以及建議就是她的工作,看到哪戶人家門前衛生做得不到位,她就會督促居民把衛生做好,居民們也十分配合她的工作。正是由于對巷子情況的了解、與居民們的熟絡,“退地”工作開展起來十分順利,巷長們僅用了5天,便讓長年占地種菜的居民無償退出了140多平方米的菜地。
“巷長制”推行以來,不僅“亮堂”了巷道,更“亮堂”了民心。(葉秋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平建甌“五個一批”項目建設勢猛勁足2019-11-26
- 建甌一男子準駕不符 遇盤查調頭摔骨折2019-11-20
- 南平建甌:公建民營點面開花 構筑愛心孝老芝城2019-11-20
- 福建建甌: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2019-11-18
- 建甌一男子為躲賠償 駕車逃離致人死亡2019-11-07
- 建甌武夷根藝城延伸產業鏈 目前已有62家企業簽約入駐2019-11-06
- 南平建甌市:商業醫療補充保險為89戶貧困戶報銷醫療費90余萬元2019-10-17
- 建甌文旅產業煥發新氣象2019-10-16
- 建甌進行背街小巷改造 疏通城市“毛細血管”2019-10-12
- 到建甌賞“弓魚”2019-10-0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啟用2019-1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