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27日訊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開展以來,市政府黨組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從服務大局角度出發,以集中治理重點問題為抓手,牢牢把握中央8個方面專項整治、省委7個方面難題積案化解、市委查擺10個方面問題專項治理,在搞好“規定動作”的同時,還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查擺了3批77個邊學邊查邊改、即知即改的問題,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已整改完成75個,還有1個取得階段性進展,1個正在加緊推進。
——在持續抓好七大綠色產業方面,南平深入踐行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本質的“兩山”理論,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按照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戰略部署,立足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以項目為抓手,培育趕超發展新動能。
——在“三大創新”煥發生機方面,立足南平實際,從特色優勢出發,推動“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武夷品牌”走出南平,設立武夷品牌建設專項資金,探索“1+N”母子品牌運作模式,在京成功舉辦“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生態銀行”成效初顯,通過搭建資源變資產變資本轉化平臺,將零散、碎片化的自然資源集中收儲,規模化整治提升成優質資產包,委托專業運營商對接市場、對接項目,引進社會資本助力點綠成金。目前,已探索形成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建陽“建盞生態銀行”等多種模式。“水美經濟”拓展延伸,加快“水美城市”向“水美經濟”躍升,通過創新“商、居、文、游”一體的水岸經濟模式,既不斷完善城市設施、功能,又打造一批親水旅游、康養等新業態,源源不斷策劃實施新項目,實現城市顏值與產業價值的“雙提升”,激發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在交通路網進一步延伸方面,南平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45公里,通車里程、萬人公里數、高速公路綜合密度3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實現“縣縣通高速”。同時,統籌油補資金進行二次分配,推動縣級政府將村村通客車運營費用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目前全市所有建制村已全部通客車。
——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著力創建“互聯網+放管服”平臺,推進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全面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打造“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升級版;著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企業開辦必備環節精簡至3個;著力打造五級一體的“互聯網+放管服”云平臺,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體化行政審批新模式,優先打響“閩稅通”品牌,自主開發“減稅降費風險監控平臺”。與此同時,全市還開展“實體經濟服務月——千企大走訪大調研大幫扶”“百名局長幫扶百家企業”“百名行長服務百家民營企業”等活動,全市909名領導干部幫扶1386家企業。
——在鞏固和創新科特派制度方面,作為科特派制度的發源地,南平科特派工作在全國走前頭、當先鋒、作表率,不僅科特派代表在全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上作交流發言,而且1家市直單位和2位科技特派員獲通報表揚。
下階段,市政府黨組將進一步圍繞為民服務宗旨,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邊學邊查邊改,堅持靶向思維,在鞏固好前三批整改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完善創新,精準有效施策,著力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廖晨星)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平城市流浪犬,“流浪”何方?2019-11-26
- 全國高技能領軍人才到南平市休假2019-11-26
- 南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將在建陽區召開2019-11-26
- 南平市在建項目工程質量安全專項督查情況通報出爐2019-11-25
- 南平市各地多措并舉,全力抗旱“解渴”2019-11-22
- 2019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入圍名單公布 南平市12個品牌上榜2019-11-22
- 南平市全面啟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監測入戶調查2019-11-21
- 南平市著力推進醫保終端進村 村民看病不再“山路十八彎”2019-11-20
- “黑作坊”生產假膏藥貼——南平市通報五件藥品安全類案例2019-11-20
- 18年拒繳電費之地,如何補齊“治理欠賬”2019-11-1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啟用2019-11-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