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盞話千年
蔡龍
曜變之路
海峽網9月29日訊(海峽駐福州記者 林芹 文/圖)29日上午,由南平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南平市建陽區(qū)人民政府執(zhí)行主辦的“第二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在中國建窯建盞之都南平市建陽區(qū)開幕。展覽時間持續(xù)至10月3日,向社會免費開放。
第二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的主題為“一城一盞話千年”,緊緊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以“建窯建盞”這塊金質名片為抓手,以爭創(chuàng)“世界非遺”名錄為目標,積極作為,挖掘和弘揚建窯建盞文化。堅持“品牌立盞、文化促盞、創(chuàng)意興盞、科技強盞”的發(fā)展策略,深入挖掘建盞及本土文化潛力,將建盞文化與朱子文化、宋慈文化、建本文化相融合,通過文化博覽會這一平臺,進一步展示中國傳統(tǒng)制造技藝,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帶動建盞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此次活動由南平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建陽區(qū)人民政府執(zhí)行主辦,中國中小商業(yè)企業(yè)協會、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支持,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承辦。并邀請國家部委及相關專家、省領導、省直有關單位領導、南平市領導和國內外(含中國臺灣)知名陶藝專家出席活動。
辦好一個展會,提供一個平臺,促進一個產業(yè),力求高水平、高標準的打造此次盛會,生動展示“一城一盞話千年”的建盞文化。本次建窯建盞文博會分為北京、建陽兩個專場活動,北京專場已于8月25日在北京前門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中心精彩亮相,25家建盞企業(yè)的500余件經典藝術和創(chuàng)新作品,生動的展示了“一城一盞話千年”的建盞文化;建陽專場的開幕式將于2018年9月29日在建陽體育場盛大開幕,活動時間持續(xù)五天,現場共設置展區(qū)7000平方米、展位350個,分別為建窯建盞展區(qū)、茶葉展區(qū)、五大瓷器展區(qū)、一帶一路”展區(qū)、品牌包裝設計展區(qū)、點茶表演展區(qū)等。通過展區(qū)的展示與嘉賓觀眾的體驗,提供給國內外陶瓷文化專家學者一個交流的平臺,同時促進建盞文化產業(yè)和旅游等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
在320件參評作品中,蔡龍代表作“仿古青兔毫”等7件建盞大師作品脫穎而出斬獲金獎。還評出14件銀獎、14件最佳傳承獎、14件最佳創(chuàng)新獎及28件銅獎。作為建窯建盞為數不多的新生代工藝師,土生土長的建陽人蔡龍從小受父輩陶瓷技藝的影響,自幼酷愛陶瓷藝術。2005年,他花費了半年時間研制出了菊花盞,依靠這一創(chuàng)新技法,獲獎無數。
相比第一屆建盞文博會,第二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在活動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增加了參與度、提高了互動性,可謂是精彩紛呈。在此處博覽會期間將有建盞精品獎評選,古代&現代建盞精品展、建盞精品公益拍賣會以及親子拉坯體驗、點茶表演和車友互動、親子雕版印刷互動等文化主題嘉年華,全方位、多角度讓參與者感受到建窯建盞的魅力。
“千年古邑展新姿,瑰寶建盞煥異彩”,此次文博會,既是一場彰顯特色、展現成果的盛會,又是一次促進營銷的盛會,更是一場敞開大門、迎接開放的盛會。南平市委、市政府將以此博覽會為契機,更好的書寫建窯建盞這篇文章。將建盞文化作為特色文化產業(yè)主攻方向,不斷提升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支撐力。
相關新聞:
曜變之路正式啟幕 世界各地陶藝家助力建盞文化新發(fā)展
導報訊(駐福州記者 林芹 文/圖)29日11時18分,位于南平市建陽區(qū)的曜變之路建盞主題展館正式啟幕,眾多陶瓷藝術家和相關文化領域的研究者來到了開幕儀式的現場,共同參與建盞文化藝術和燒制技藝的交流討論。曜變之路在建盞文化領域搭建了一個優(yōu)質平臺,為建陽建盞文化深入挖掘打下基礎,并將成為建盞文化對外展示輸出的大舞臺。
據介紹,曜變之路作為建盞文化平臺,定位的是高端建盞藝術品,并以建盞彩光釉面作為突出特色。建盞是世界黑瓷文明上巔峰,以曜變釉色獲得世界矚目。曜變的重要特征是釉面上的結晶周圍帶有日暈狀的彩光,彩光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美若織錦,神秘幽遠。目前的建盞研究者認為曜變釉面的結晶體周圍有一層極為薄的膜,由于薄膜干涉而產生彩光,不過這層特殊薄膜的成分以及燒制條件還沒有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釉面的彩光現象是曜變的必要條件。
曜變之路的創(chuàng)始人表示,曜變是建盞人的夢想,因而以曜變之路來代表建盞文化在當代的發(fā)展之路,也象征人類探索美與未知的歷程。曜變雖然還處于神秘地帶,但是作為曜變的重要特征——彩光現象已經被曜變之路的陶藝家們攻克,并且不同的陶藝家以不同的技術和藝術風格來展示建盞彩光釉面的魅力。曜變之路開幕儀式上展出了曜變之路的陶藝家們的建盞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是首次亮相,是對彩光建盞的重量級演繹,也是當代陶藝家對建盞藝術的最新探索成就。
曜變之路當前由四位陶藝家組成,這四位陶藝家分別來自世界各地,在陶瓷藝術尤其是建盞創(chuàng)作上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他們分別是來自法國的尚吉雷、日本的長江惣吉、臺灣的李春和和建陽本土的陳旭。尚吉雷Jean Girel 是法國唯一在世的陶瓷類國際級工藝美術大師,尚吉雷老師的建盞常常帶有神秘幽雅的藍紫色,捕捉了天光水影的浪漫氣質,頗有莫奈的印象派畫風;長江惣吉是日本瀨戶窯的第九代傳人,其父親將畢生心血賦予曜變建盞的燒制,而今長江惣吉繼續(xù)在曜變之路上前行,以特殊的方式重現了曜變,并曾在日本陶藝界引發(fā)了巨大轟動;而李春和老師將道家思想引入建盞之中,獨創(chuàng)太極盞,深化建盞自然拙樸、淡中求真的精神內涵。陳旭老師是建陽本土的建盞工藝師,受到了更深厚更持久的建盞歷史文化的影響,他燒制的彩光釉面如同破曉落霞,在虛實之間表現出中國審美中特有的意境,其代表作七彩佛光盞,更蘊蓄清空安寧的禪佛意味。曜變之路這四位陶藝家將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藝術觀念融入到建盞的創(chuàng)作中,呈現出精美絕倫且異彩紛呈的作品,值得深入品鑒。在9月29日的活動現場中,尚吉雷、長江惣吉、李春和陳旭四位陶藝家都就各自的創(chuàng)作經歷和體驗進行公開演講,為建盞工藝和文化的探索者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建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也應當沉淀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財富。曜變之路著眼全球藝術領域,匯集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藝術家,嫁接世界文化藝術領域的頂級資源,讓不同文化和視角在建盞之中交流融合展現,使得建盞的當代創(chuàng)作充滿生機,也讓建盞文化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間迸發(fā)巨大的張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知否知否,應是建陽建盞2019-03-21
- 中國“非遺”保護者黃美金:讓“建盞”走向世界2018-11-21
- 百名建盞及中國白燒制技藝傳承人參訓切磋手藝 共同保護非遺2018-11-20
- 南平建陽一業(yè)主買新房裝修入住后 被要求退房2018-11-13
- 南平建陽建盞:再現千年古瓷器的文化魅力2018-11-01
- 南平獲批籌建省建盞產品質檢中心2018-10-15
- 第二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展名瓷風采2018-09-28
- 建陽兩項目入選南平市級非遺名錄2018-09-13
- 為傳承建盞技藝 建盞精品藝術展開展2018-08-23
- 南平“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幕2018-06-11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