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網友在閩北互動論壇爆料稱,昨天,他在南平大劇院門口新開張的超市買了一組捆綁銷售的鮮奶(500毫升長富巴士鮮奶+500毫升長富雪兒),標簽上貼的價格是12元。當他在結賬后準備離開超市時,發現購買這兩件商品卻被分開結算,小票上赫然寫著16.5元。納悶的網友找到客服詢問,客服雖電話通知收銀員立即前來解釋,可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收銀員來了后,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網友認為超市這種行為有忽悠顧客之嫌,不肯輕易妥協,后經客服調解,超市才退還差價。
帖子發出后,不少網友表示超市商品標簽價格與收銀臺顯示價格(或小票價格)不符的情況并不少見。為此,某超市負責人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商品進行促銷,但電腦結算系統未及時更新。如某超市打出草莓特價13.8元/500克,但消費者買單時發現價格為17元/500克,超市有可能解釋是場內突然做促銷,因此電腦價格來不及修改;二是超市工作失誤致商品標簽張冠李戴,有的是品牌不符,有的則是商品重量與價簽上的標注不一致;三是不排除個別超市故意利用消費者很少查看小票的習慣,設下的價格陷阱。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