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馳“電”掣風帆勁
寧德市積極打造全省電動船舶重要生產基地
11月7日,2024寧德國際新能源產業及儲能裝備博覽會開幕,在展會入口,全省首艘沿海電動綠色交通小船“藍豚”引人注目,“藍豚”主要用于沿海鄉鎮之間公務出行,是我市推廣電動船舶新應用場景,打造全省電動船舶重要生產基地又一舉措。
2023年,我省電動船舶全產業鏈規模達20億元,2024年將超50億元,2025年預計突破100億元。我市在產業規模和技術力量上,都在全省前列。這得益于產業基礎好和政策服務優。
我市船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福安市有福建省四大中小型船舶建造基地和中國中小型船舶交易中心之稱。近年來,依托全球最大鋰電新能源生產基地這一區位優勢,我市積極發力電動船舶新賽道,搶抓省級電動船舶試點單位的政策先機,以打造國內領先的電動船舶研發制造應用基地為總體目標,以新能源船舶市場開拓需求為導向,加快船舶產業電推化轉型。
電動船舶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還是科技創新。福安市工信局局長謝華說:“我們圍繞新能源海上裝備全產業鏈發展,以打造電動船舶總裝‘超級工廠’為契機,在產業鏈補鏈強鏈、結構調整等方面持續發力。”
在科技研發端,我市與中國船級社福州分社簽訂新能源船舶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延伸新能源船舶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關于圖審、檢驗、發證、管理、船舶區域性管控、示范基地階段性評價等服務內容;推動與壽寧“山海協作”,與福船電動船舶研制總裝基地、中船702所高性能船艇研究所下屬福建綠舟分公司深入開展技術轉換,協同轄內船舶修造企業開展新能源船體優化、新材料焊接等技術應用試驗,不斷優化新能源船舶產品性能、壓縮整船建設成本。
在產業鏈方面,我市積極引進電池包組裝生產線,岸電系統生產線,電力驅動、船舶輪緣式推進器生產線等。推動福建宏輝集團年產10000艘循環熱風全自動、智能化滾塑船艇等項目落戶福安,還積極對接青島陽氫集團、福大紫金氫能科技、中科嘉鴻等企業、機構,深度探索甲醇制氫、氨氫能源、甲醇燃料電池等能源動力技術在海上裝備上的應用。
“我們以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電動福建’總體部署要求為契機,結合新能源船舶建造工藝標準要求,按‘一企一策’原則設立了作業環境、生產工藝、環保措施‘三個規范’生產準入規則,截至目前,共有5家已成功承接交付新能源船舶、11家船舶修造企業向省船舶協會申請鋁合金材質船舶修造生產條件認定,福安已具備承接大批量新能源海上裝備訂單、打造電動船舶總裝‘超級工廠’的堅實產業基礎。”謝華說。
全產業鏈發力,全場景應用。國內首批7艘滿足沿海小船技術規則的純電動漁業輔助船、2艘純電漁排運輸船以及5艘新能源試驗船已投放福安下白石寧海村水域運行,全省首艘現代雙層純電動游船“茉莉號”、全省首批海上純電清潔船在福安下水,全國首艘海上運營純電旅游客船“嶼見77”、福安水域自用交通客渡船等先后開工建設……我市電動船舶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我們還將打造新能源漁業輔助船舶應用場景、新能源清潔船舶應用場景、新能源拖輪作業應用場景,推動場景應用在更多的水域,賦能‘零碳’海洋。”寧德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表示,寧德電動船舶迅猛發展的背后,除了有寧德時代等這些行業龍頭加持外,和當地產業服務配套也成正相關。我市制定了產業發展的相應專項規劃和推動電動船舶發展若干措施,從船舶建造、市場開拓、航行作業、能源補給、回收利用等五點發力,為新能源船舶產業鏈系統性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預計到2025年底,福安將完成電動船舶新造并投放市場114艘以上、中小型裝備電推化改造(新建)推廣示范企業25家,實現賽江流域充換電總裝機規模7500千瓦時,累計岸電供電量將達199.2萬千瓦時。”謝華說。
在金融配套方面,寧德在材料供應鏈、標準化總裝制造、多元化銷售渠道、一體化運營、綜合回收利用等方面創新制定“保稅+融資租賃”模式,適時推出融資擔保、供應鏈金融、保函、保單質押貸款等綜合服務項目,全面構建新能源海上裝備投資、運營、指揮調度、售后、應急救援一體化服務平臺。同時,福安市電動船舶智慧管理平臺及船舶充電樁專項債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審核,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在賽江流域8個沿江沿海鄉鎮安裝153個直流充電樁,并在3個沿海鄉鎮設置4個新能源船舶智慧能源補給、海上文旅、休閑漁業綜合服務設施,可滿足港內多元化應用場景裝備充電所需。
向“新”而行的產業發展,不斷突破各種限制。在中國船級社以及上級海洋漁業、交通運輸部門的支持下,福安成為全國首個破解小型電動船舶入籍登記檢驗問題的縣(市),制定印發了12米以下新能源漁業輔助船技術參考指南,明確了區域內示范船舶入籍登記法定程序,確保每一艘福安建造的新能源漁業輔助船舶和駕駛人員“入籍、持證、納管”,為下一階段全面更新替換鄉鎮船舶行動消除管理盲區。
同時,福安還建設在冊登記電動漁業船舶“海上打船”線上調度智能化管理平臺,在新建新能源鄉鎮船舶電控系統中植入智能芯片,實現線上船舶航行狀態、航線軌跡、作業區域、安全預警、應急救援全流程監管。
風馳電掣,遨游藍海。截至目前,我市共建造電動船舶(含混動)33艘,其中,純電實驗船舶4艘、甲醇燃料電池實驗船舶1艘以及入籍登記的混電砂船2艘、混電貨船1艘、純電旅游船9艘、純電漁業輔助船8艘、純電保潔船6艘、純電客渡船2艘,總產值超3億元,全省電動船舶重要生產基地雛形已現。(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九展茶油巧克力閃耀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大會2024-11-08
- 2024世界儲能大會在福建寧德開幕2024-11-08
- “寧德企業家日”啟動儀式舉行2024-11-05
- 上海松風聽音64卦古琴展走進寧德藝術館2024-11-04
- 致公黨福建省直基層組織赴寧德聯合開展調研和“金秋僑愛”義診普法活動2024-10-29
- 寧德首創“大黃魚加工”專業技能評價體系2024-10-23
- 貨船遇險沉沒 海空聯手救援5名船員全部生還2024-10-21
- 福建寧德:電機企業生產忙2024-10-11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海中金條”重生記2024-10-08
- 寧聚英才 智匯閩東 | 2024年寧德市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成果展火爆來襲2024-09-26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廣核福建寧德核電站5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2024-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