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周寧縣李墩鎮東山村,經過鎮、村干部、群眾合力開荒,原本雜草叢生的撂荒地變成了一塊塊規整的土地,新種的土豆已長出綠色嫩芽。
李墩鎮拋荒撂荒地整治是周寧縣開荒復耕的生動一角。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周寧縣以整治拋荒撂荒地為突破口,堅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難、由近及遠、全面覆蓋”的原則,讓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同頻共振,筑牢糧食發展的根基和底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
黨建引領,解決“誰來種”
近日,周寧縣各村農機轟轟作響,黨員干部帶領群眾齊上陣,在“沉睡”的土地上種下土豆等糧食作物。
這些年,周寧農村進城的人越來越多,耕地拋荒問題愈加凸顯。整治拋荒耕地的出路在哪里?首先要解決土地“由誰來種”。
農民是耕地最直接的使用者、管護者和受益者,也是土地承包經營的法定主體。如何調動有能力耕種的農戶的積極性?周寧縣實行三級聯動,實施“千名黨員干部助春耕”行動,鼓勵各黨組織培育耕地拋荒整治黨員示范片,帶頭引導農戶復耕復種。
對長期無力耕種或因舉家外遷造成拋荒的農戶,周寧縣動員其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村集體或讓人代耕,并不斷探索創新黨支部引領模式,讓越來越多農民加入開墾復種隊伍。七步鎮八蒲村的“黨支部+村經合社+農戶”、瑪坑鄉芹太丘村的“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聯動合作“一起種”,大大提升了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競爭力,讓拋荒耕地“動”起來。
今年,周寧還提出“兩個一百畝”計劃,即每個村由經合社牽頭流轉100畝,經測算,疊加扶持政策后,種植100畝馬鈴薯就有15萬元左右的村集體收入,實現“造血”;鼓勵其他合作社、種糧大戶以及鄉賢等力量認種復耕100畝,通過村委會統一流轉或經縣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流轉,有效盤活閑置、荒蕪的耕地資源。去年以來,經營主體流轉、托管耕地面積超過5000畝,帶動復墾農戶1000余戶。
此外,周寧面向縣內外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及社會各界,發起“周寧有鯉·邀您來種田”農田耕地認領活動,通過與村經合社簽訂認領協議,共同參與拋荒耕地復耕復種。截至目前,已確定認領農田耕地541畝,其中,7家寧德市直單位認領68.5畝,86家縣直單位認領472.5畝。
多措并舉,解決“怎么種”
周寧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耕地資源稀缺且低效利用、粗放經營,“怎么種”成為拋荒耕地整治的突破口。周寧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精準制定拋荒耕地整治方案,實行“三包兩掛鉤”拋荒耕地復耕復種責任制和“一地一戶一辦法”管理,全面統籌、協同聯動齊發力。
連日來,周寧縣應急管理局干部一有空就在拋荒地里測試與廠家聯合自主研發的隔離帶開荒機、自走式割灌機、小型挖地機等農機性能。“目前已有一臺設備完成測試,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我們希望使用這些農機設備來開墾,加快整治速度,減少人力成本。”周寧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林為章說。
同時,該縣財政統一購買自動化、智能化森林滅火開荒機械,發放給各鄉鎮;統籌專項資金購買小型農機具免費發放給各村,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根據不同立地條件,周寧縣還將符合條件的拋荒地列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并種植糧食作物,相對集中連片的優先重點建設,及時復墾、改造、提升。對偏遠山壟田,加大機耕路、排水溝等設施建設;對暫不耕種的冬閑田,鼓勵農民和經營主體種植綠肥等養地作物,提高耕地質量……
另外,該縣還推出科特派“一對多”片區發展模式,百余名科特派活躍在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合理選擇種植作物、引進優良種子種苗,廣泛運用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綠色技術,指導農民種出好糧食,促進農業穩產增產。
縱深推進,解決“種多久”
要想讓群眾保持長久的種糧熱情與動力,就得讓他們獲得實實在在的可持續效益。
周寧縣以機制創新為牽引,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拋荒耕地整治工作與鄉鎮年終績效考評和干部評先評優、晉升考核等全面掛鉤。同時,建立健全耕地拋荒舉報、巡查、監測、執法相結合的監管機制,及時發現和制止耕地拋荒行為。
政策給力,糧農心里才有底氣。周寧縣對涉農項目優先安排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適度傾斜惠農政策,形成政策、設施“雙配套”。
“我們對拋荒耕地復墾種糧、購買農機、農資復合肥都有不同類型的補貼。金融系統還推出墾荒貸等創新產品,采取優惠的擔保費率,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拋荒地復墾。”周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仙紹說。
糧食種得好,也要賣得好,訂單農業來助力。李墩鎮通過村黨支部牽頭,引導周寧縣益豐種養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購銷協議,為農戶提供種糧技術培訓、現場指導,收成后按簽訂的品種、等級,隨叫隨收,實現企業、農戶雙贏目標;周寧有鯉公司和純池鎮8家合作社簽訂土豆種植銷售協議,讓農戶放心種……
用好撂荒地,種糧更積極。周寧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金融資金,鼓勵經營主體、種糧大戶參與開發整治,探索形成“能人收購”“園區菜籃子”“合作社帶動”以及超市、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培育和引進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業鏈條,為糧農解決前端需求、后顧之憂。截至目前,該縣已形成糧食訂單面積5000多畝。
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魏知秋 黃起青
責任編輯:趙睿
- 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結果公布 福州連續三年居榜首2022-04-25
- 福建致公鄉村振興指導員座談會在中國福建三農網召開2022-04-21
- 央視關注泉州市鄉村振興和世遺城市魅力2022-04-19
- 福建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2022-04-19
- 好山好水孕育好產業 探尋閩清新時代鄉村“振興力”2022-04-15
- 周寧:育好“金種子” 蹚出致富路2022-04-14
- 福州市各地各部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2-04-14
- 長樂鶴上鎮鄉村振興加快步伐2022-04-12
- 周寧姑娘魏伊寧:把志愿之火傳遞給更多人2022-04-11
- 授信32.7億元 福建推動民族鄉村高質量發展2022-04-08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周寧姑娘魏伊寧:把志愿之火傳遞給更多人2022-04-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