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載敢為人先,20載砥礪奮進。
自2000年開始,東僑這個“年輕”的開發區工業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長。2007年,東僑規上工業產值突破10億元;2013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2019年末,233家工業企業落戶這里,規上工業達到49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有26家,3家超10億元,初步形成以鋰電新能源、生物科技、電機電器、食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這是東僑開發區做大做強的“成績單”,也是東僑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具體體現。
寧德撤地設市20年來,東僑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寧德市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陣地,乘著“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東風,邁向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之路。
產業集聚新引擎新動能
東僑開發區自1997年成立以來,圍繞抓項目、保運行、優環境、增后勁,工業經濟呈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數據顯示,2019年,東僑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1%,增幅居寧德全市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4%,增幅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5.13億元,同比增長20.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2億元,同比增長11.6%,兩項收入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二,占全市財政收入份額分別達15.9%和14.5%。
近年來,東僑堅持按照“主導產業跨越發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新興產業規模發展”的思路,著力做大鋰電新能源千億產業集群,做強生物科技、電機電器、食品加工三個百億產業集群,構建“1+3”工業發展格局——
鋰電新能源產業跨越發展。寧德時代和新能源科技兩家龍頭企業推動全區鋰電新能源產業以年均144.0%的增速爆發式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基地。2019年,鋰電新能源產業完成產值341.80億元(不含蕉城),同比增長38.4%,占規上工業總產值81.8%,拉動規上工業增長近29.64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6.7%。
生物科技產業做大規模。以安發(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引進安發生物產業鏈項目和宸潤生物醫療器械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打造百億規模的生物科技產業園。
電機電器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底,全區共有規模以上電機電器企業9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基本形成發電機與發電機組、電動機、水泵和電子保健醫療器械等四大類產品為主導的產品結構。
食品加工產業做強品質。通過扶持魯花、夏威、海鴻等行業龍頭引進深加工技術和提升生產線智能化水平,培育知名品牌,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目標產值突破百億。
民生引領強保障增福祉
1961年,湯松園跟隨父母從印尼回國,在東湖塘華僑農場扎根,今年64歲的他,見證了東僑“平房變樓房,洼地變綠地,荒野郊區變中心城區”的民生巨變。
“20年前僑民住的是平房,孩子們要步行約1小時去上學;20年后住的是高樓,學校就在家門口,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湯松園說。
撤地設市20年來,東僑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上頻出實招、狠抓落實,從老百姓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層面著手,讓市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2012年,東僑在全市率先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級驗收;2020年中小學在校生數達12934人;2005年至今,東僑先后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8個,義務教育從弱到強,公辦幼兒園從無到有,幼兒園普惠率達94.8%,遠超省定標準。
早期,東僑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2012年,東僑開始委托蕉城區辦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2018年起,東僑人社局對各社區基層勞動保障、就業創業等工作進行年度考核。截至2020年,開發區轄內共有10個社區,其中5個社區設立了基層便民服務平臺……
此外,東僑還在科技創新、文化體育事業、社會治理等領域全力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數,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努力讓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市民增進幸福感獲得感
“環境好、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入住東僑華府豪庭小區后,彭智先生對周邊的環境贊賞有加。
如今,越來越多的閩東人、外鄉人將家安在東僑這座宜居新城里。吸引他們的不只是“家門口”便可觀湖踏青的生態環境,還有日趨完善的城市功能體系。
“家在東僑有著幸福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寧德地區罐頭廠原紀委書記林明通開心地說,有幸見證從滄海桑田到宜居新城的轉變。
截至2020年11月,全區已建成城市道路64條,總長度超80公里,年均投入資金達4億元,建成福寧路、工業路、疏港路、鑒湖路等一批城市主干路網,打通南、北城區交通要道,為北部新區產業高效發展提供堅實的硬件保障。2020年全力推進金馬南路(南湖濱路至萬安路)、奉御塘東路、團圓路(振興路至工業路)等道路建設,極大方便居民出行。
開發區成立伊始,東僑便堅持環東湖布局,邁開了山水生態、濱海宜居新城的建設步伐。為守護這方秀麗山水,東僑大力推進污水治理和城市防洪排澇工作。2019年,動工建設寧德市北區污水廠三期擴建項目,建成后污水處理總量可從1萬噸/日提升至4萬噸/日,極大提高北部新區整體污水處置能力。東僑還完成東湖塘二十五孔水閘除險加固、河乾溪排洪渠等水利工程,同時加快推進北山溪河道整治(東僑段)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一磚一瓦綿綿用力,一針一線久久為功。如今的東僑是一座創新創業、跨越趕超的濱海新城,是一個產城一體、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陳薇 范陳春)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蕉城區人民法院:靠前解決糾紛 源頭化解矛盾2020-11-12
- 弱鳥先飛謀發展 滴水穿石求趕超——寧德撤地設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2020-11-11
- 中建筑港集團在寧德開展精準幫扶活動2020-11-09
- 寧德全國首發大黃魚高通量分型芯片2020-11-09
- 全省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和綠色發展現場會召開2020-10-30
- 第三季度寧德市空氣質量比去年同期進一步提升2020-10-27
- 寧德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求解人才短缺難題2020-10-23
- 第五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在寧德舉行2020-10-20
- 看過來!寧德這些群體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2020-10-19
- 中聯部組織多國駐華使節蒞寧交流考察2020-10-1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創新舉措 開拓市場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周專場直2020-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