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9月被確定為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以來,我市牢固樹立“畝均論英雄”導向,摸清低效用地“家底”,推動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截至目前,我市已實施或正在實施的再開發低效用地240宗、面積8679畝,預計新增建筑面積364.8萬平方米,拉動投資154.48億元。全市存量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增長超20%。
摸清閑置家底,喚醒沉睡資源。我市根據《漳州市低效用地調查評價方案》,對工礦、居住片區、商服、設施、村莊以及歷史遺留用地等,按照37條低效用地認定標準,開展調查評價,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低效用地調查評價和上圖入庫工作,累計摸排低效用地2912宗103906畝,首批上圖入庫294宗10719畝。
插上科技“翅膀”,推進監管協同。綜合應用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集業務協同、過程監控、宏觀統籌和輔助決策于一體的低效用地監測監管平臺,完成“信息錄入一張圖、項目管理一本賬、招商引資一扇窗、圖文展示一塊屏、智能管理一個App”監測監管體系,實現及時上圖入庫、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便攜查看、圖文表一體化展現等監測監管功能,助力存量建設用地招商引資。預計年底平臺上線后,將對首批上圖入庫低效用地進行全過程監測,并根據項目進展情況主動給予服務和指導。
在做好低效用地全程監管的同時,堅持用總體規劃統籌引領,市中心城區(四個區)和7個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均已批復;堅持用專項規劃指引傳導,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工業產業區控制線規劃編制,統籌指導具體片區實施再開發;堅持用詳細規劃實施操作,構建存量用地的詳細規劃體系,按城鎮更新、產業社區、生態整治、歷史保護等單元分類,精細制定用地功能、開發強度、盤活模式等要求,從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等方面進行規劃控制,完成低效用地詳細規劃編制149個。
為破解用地兼容難題,加快推進存量用地盤活,我市出臺《漳州市工業用地混合利用實施細則(試行)》,以工業用地為主導用途,混合物流倉儲用地、科研用地、文化用地、商業用地、商務金融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和公用設施用地等。如,漳州臺商投資區對一宗低效工業用地按照“工業70%+商業15%+商務15%”的混合利用方式,建設工業配套綜合服務、共享辦公和研發、文體活動、餐飲娛樂和人才服務等設施,預計容積率提高5倍,建筑面積增加25萬平方米。
此外,我市還大膽探索實踐各類模式,有效盤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質量”。增存聯動模式,以區位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善的增量建設用地吸引龍頭企業入駐,通過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帶動周邊低效存量用地盤活,吸引相關產業企業入駐,實現產業集聚,如,臺商投資區福龍智造產業園通過整合周邊7個低效、停產、零散用地,將連片開發生成290畝的標準化工業園區。“零地增資”模式,盤活建設原有閑置用地,如,龍海璟沃產業園將160畝單層廠房拆除,改建為標準廠房和員工公寓,土地容積率由0.8提升至3.0,新增建設面積約39萬平方米,投資強度提高至300萬元/畝以上。“退城入園”模式,收回一批閑置土地和供而少用項目用地,重新開發出讓;同時,將企業統籌安排“入園”,如,云霄縣在云霄云翔產業園,以“國企代建”為龍煙建設40畝生產廠房,并把龍煙位于老城區的原廠區重新規劃為商住用地,實現低效土地再增值。
記者 劉婧 通訊員 陳勁松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以舊換新”擴容 新增42個家裝廚衛品類2024-12-05
- 漳州開展涉客“半小時” 應急救援圈海上綜合演練2024-12-05
- 漳州外貿“蛋糕”更大 “含金量”更足2024-12-04
- 漳州LNG槽車日發車量“破百”2024-12-04
- 漳州:“身份”漲“身價”“知產”變“資產”2024-11-29
- 漳州深挖特色資源優勢 擦亮全域旅游名片2024-11-27
- 漳州八部門聯合打響“治水”攻堅戰2024-11-26
- 福建漳州新增兩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2024-11-25
- 盤纏用盡滯留漳州 民警幫助男子返鄉2024-11-25
- 漳州新增兩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2024-11-2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國道G324項目A2標段東環拼寬順利完成導2024-12-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