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長泰區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培育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
小元件聚集產業“雨林”
今年9月,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全省共有5個產業集群入選。漳州市長泰區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榜上有名。
如何由小元件入手,打造獨具特色、效應顯著的產業“雨林”,進而串聯起長泰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近日,記者走進長泰經濟開發區一探究竟。
小元件煉成單項冠軍
在漳州宏發電聲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依托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一個高精度的繼電器只需0.8秒即可完成組裝。這塊僅方糖大小的繼電器,抗沖擊電流達到120A,是常規繼電器的6倍。
說到繼電器,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它幾乎每天與我們相伴:當我們按下空調遙控器,安裝在空調里的繼電器接收紅外信號并啟動,進而控制空調開關;當電路過載或短路,繼電器的內置保護機制就會迅速切斷電源,確保電路及連接設備的安全。
“繼電器是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運作的自動開關,起到調解、保護、轉換電流的作用,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安防等領域,被認為是電子產品的核心控制元件。”宏發電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明星介紹。
1984年,宏發電聲成為國內首批進入繼電器領域的企業。如今,已成為全球繼電器行業的領航者,其生產的繼電器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一,2023年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1.3%,是名副其實的“單項冠軍”。
創新,是宏發電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為適應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領域整機小型化及供電容量增加、不間斷供電等需求,繼電器正朝著小型化、大電流、高性能的趨勢發展。“以智能家居領域為例,我們最新研發的115F型號繼電器,承載電流從90A一路突破到最高500A,占板面積比同行少30%,可以說是引領行業。”
為了追求產品和技術領先,企業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5%以上投入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擁有有效專利370多件、發明專利260件,參與制定4項國際標準、22項國家標準和19項行業標準,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4月,宏發電聲獲評福建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獨角獸”創新企業。
當下,宏發電聲從單一產品向多元產品發展,除了繼續發力主營產品繼電器外,還與南方科技大學、福州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合作,將繼電器技術延伸到工業電子的下游領域,開啟低壓電器的新產品門類。
小集群闖出大市場
單項冠軍并非獨自煉成的。
“我們之所以在行業內引領全球,最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深度集成的自主配套產業鏈。”肖明星說。
磁力觸點、沖壓件、注塑件、漆包線,這些零配件經過嵌件、組裝,組成一個完整的繼電器。在長泰,圍繞宏發電聲的配件企業一應俱全,形成小而精的細分產業集群。
從宏發電聲駕車15分鐘,便到達沖壓件生產企業——銳騰電器有限公司。“2000年,我們就與宏發電聲合作,2015年跟著宏發電聲從廈門搬到長泰,90%以上的產品都供應給宏發電聲。”銳騰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生愛說,與宏發電聲合作20多年來,企業從一開始的“小作坊”一路壯大,去年產值突破3億元,今年預計將突破5億元。
與宏發電聲僅一墻之隔的宏興泰電子有限公司廠區,一模模精密注塑沖壓件剛下生產線,就被自動運輸車運往宏發電聲廠區進行下一步組裝,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鐘。
“我們幾乎100%的產品都供應給宏發電聲。當初落戶長泰,也是為了能夠離宏發電聲更近。”宏興泰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曾健說,這樣的“親密距離”,極大地降低了公司經營成本、運輸成本。為進一步提升效率,宏興泰還將嵌件注塑廠區搬到了銳騰,以減少生產損耗。
比距離更近的是上下游協同生產模式。宏發電聲在系統上下單,銳騰和宏興泰立即響應,生產交付的流程全過程自動化,基本可以實現零庫存管理。
從工業區俯瞰而下,宏發電聲就像是一棵大樹的主干,宏興泰這樣的企業就像是根須,源源不斷地為主干輸送養分。當大樹不斷成長,根須也變得愈發堅韌。
“‘抱團’是比‘單打獨斗’更有效的發展方式。”長泰區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戴聰華表示,長泰經濟開發區通過“鏈主”企業以商引商、以鏈招商,吸引“群鳥”云集、產業匯聚,“小而精”的特色產業集群逐漸成形。近年來,依托宏發電聲,長泰經濟開發區規劃了1000畝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引進銳騰、松竹新能源、光弘電子、榕鑫達等8家配套企業,預計新增產值16億元、創稅1億元。
目前,以宏發電聲、立達信、松霖智能等龍頭企業為代表,100多家上下游企業構成的電子元器件特色產業集群已形成規模。據統計,近3年來,集群企業主持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33項,有效發明專利286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40.64件,2023年總產值234.44億元。
小樹苗長成大森林
和熱帶雨林一樣,產業“雨林”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要以系統思維來精心養護。
“開發區邀請專家為企業開設財稅、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講座,這些干貨給我們初創企業很大的發展信心和動力。”辰飛電子負責人林森金告訴記者,公司僅成立4年,從90平方米的廠區發展到如今7000平方米、15條生產線,形成從設計研發到成品生產的完整鏈條,除了上游企業立達信源源不斷的需求,也得益于長泰經濟開發區的“媽媽式”服務。
為鼓勵集群企業對接合作,長泰經濟開發區搭建企業家沙龍、手拉手等對接合作平臺,讓規上企業牽手上下游企業,促進轄區企業內循環,辰飛電子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5月,通過開發區開辦的企業家沙龍,我們和本土的兩家客戶達成穩定的供需合作關系。”林森金說。
2022年以來,長泰累計舉辦“手拉手”供需對接會5場、產業沙龍活動13場,邀請產業鏈相關企業參會,48家企業進行“手拉手”產銷供需現場簽約,簽約金額近10億元。
從提升產業項目帶動力、發展平臺承載力到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長泰為涵養產業“雨林”打出“組合拳”。近年來,長泰積極探索“一條產業鏈對接一所985高校”“企業家導師制”“企業家沙龍”“手拉手”等工作機制,不僅讓集群抱團發展,更朝著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發展。
如今,集群擁有100多家上下游企業,其中優質中小企業31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重點小巨人企業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家、“獨角獸”創新企業1家。企業有規模、延鏈有“筋骨”、強鏈有“龍頭”、集群有效應,新型電子元器件已成為長泰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以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為基礎產業,串聯起長泰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既增強了全區產業鏈上企業認同感,又加大了企業間的合作力度。”戴聰華說,下一步長泰將持續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培育產業集群,力爭實現每個主導產業都有1~2個省級以上產業集群,形成縣域重點產業鏈矩陣。
記者 趙文娟 楊凌怡 通訊員 梁建斌 林婷婷 鄭曉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長泰投產國蘭標準化種植基地 計劃投資3億元2018-02-22
- 漳州長泰:在這7條嚴管街臨時停車 將被扣分并罰款2018-02-12
- 漳州長泰:2017年全縣涉及民生項目支出18.9億元2018-02-05
- 漳州長泰縣特色農產品亮相第九屆海峽兩岸農博會2017-11-23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5年度漳州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9月已啟動2024-1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