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漳州市不斷發展文體旅融合,人民獲得感參與感不斷增加、幸福指數不斷提升。2016年至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14523.9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869.35億元。其中,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4642.13萬人次,比增17.5%;旅游總收入660.74億元,比增26.8%。
近年來,環東山灣站汽車拉力賽、兩岸四地汽車場地越野挑戰賽、海峽兩岸氣排球邀請賽、東山島半程馬拉松賽、南靖土樓半程山地馬拉松賽等體育品牌賽事接連成功舉辦,漳州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不斷加快。此外,長泰漂流龍鳳谷小黃山體育旅游線路、南靖土樓云水謠體育旅游線路成為全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鷺凱生態農莊成為省體育旅游休閑健身基地;市政投資近2億元盤活閑置資源,將40余個舊廠房舊商業設施改造成體育場館,讓市民有更多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的好去處,我市“體育+旅游”產業迅速發展。
我市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示范項目建設近年來不斷加快:長泰林墩體育特色小鎮成為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南靖縣南坑鎮、南靖路虎小鎮成為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鷺凱生態農莊、長泰漂流小黃山成為省級體育產業示范項目。今年10月,“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正式開工,總體布局以女排精神文化紀念軸、文體旅休閑綠帶為骨架,形成“一軸、一帶、三片、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打造“四地一區”(中國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國女排訓練首選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體育旅游觀光目的地、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綜合示范區),未來這里將成為漳州中心城的新地標。
今年國慶期間,隨著市博物館和市藝術館相繼投入使用,目前全市已有文化館(藝術館)12個、圖書館11個、博物館11個和公立美術館2個。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共圖書館年流通人次超120萬,文化館(站)年服務人次達160萬,提前一年完成目標任務。全市所有的文化館(站)、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科技館、非遺展示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工人文化宮等均免費開放,市薌劇團、木偶劇團以及各縣劇團等每年各進行公益性惠民免費演出超50場,市縣電影公司每年到農村免費放映電影近2萬場次,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務。
“一卡在手,漳州各大A級景區無限暢游,太實惠太利民太給力了!”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通過單位工會領取到由政府發行的全域旅游卡(惠工卡),可在一年有效期內免門票游玩漳州32個景區包括部分娛樂健身休閑場所,這不僅是一項極好的惠民工程,更助于拉動我市文化體育旅游三者協同發展,有利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在全省率先成立全域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東山縣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東山縣、南靖縣成為我市首批全域生態旅游示范區,華安縣、長泰縣、平和縣今年已列入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創建名單。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8個自駕車露營地,共完成通往3A以上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道路標識標牌建設259面,2016年后共建設旅游廁所260座。
我市還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鼓勵、引導全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的美麗鄉村或富美鄉村開展“福建省鄉村旅游休閑集鎮(旅游村)”品牌創建工作。2016—2019年,全市成功創建5個鄉村旅游休閑集鎮和73個旅游村。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創建4個省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休閑集鎮和11個省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村。
“十三五”以來,漳州圍繞“清新福建·花樣漳州”品牌宣傳主題,不斷創新旅游宣傳促銷方式,精心策劃組織“花樣漳州·美不勝收”主題活動,開展系列旅游宣傳推廣活動,進一步提升漳州旅游品牌影響力,促進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本報記者 李潤 通訊員 陳政虹)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9月25日相約漳州華安 共慶福建省2020年中國農2020-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