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漳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05.64億元,比增3.8%,增幅居全省設區市第3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97.03億元,比增3.8%,增幅居全省設區市第2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90元,比增9.7%。
通過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市積極優化產業布局、加快主推品種更新換代,優質農產品供給穩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市食用菌產量達30.87萬噸,同比增長5.7%;茶葉、肉類和禽蛋產量分別實現3.53萬噸、25.46萬噸和5.02萬噸,比增9.0%、4.7%和12.2%;水產品產量142萬噸,同比增長5.4%。
同時,圍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熱潮,我市以工業理念謀劃現代農業發展,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六百工程”,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的輻射帶動、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進程,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培育發展新動能。1-9月,全市特色現代農業暨農業綠色發展項目競賽累計完成投資42.72億元、占年度總投資計劃的140.6%;113個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5.7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99.4%;實施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項目154個,完成投資76.2億元;培育省、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3家,建成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中心30個,培育“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示范村60個,新增、續展“三品一標”農產品49個,創建53個省級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新增漳臺融合發展示范基地14個。
此外,通過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我市初步實現食用農產品源頭賦碼、貼碼銷售、一品一碼,前三季度全市共有2238家有生產基地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已賦碼4.58萬批次、使用追溯標簽158萬枚。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8%以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6%以上。(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鄭慶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在福建漳州舉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