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7月24日,漳州市收到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第8批群眾信訪舉報件23件,涉及水、大氣、噪聲、自然生態、土壤等方面環境問題。昨日,漳州市生態環境、住建、城管、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工信、市場監管、交警等有關部門立即奔赴各地全面核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進行分類整改,嚴格“切一刀”,嚴防“一刀切”,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穩定,切實推動我市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的提升。
聯合整治 依法取締
據群眾反映,龍文區萬達廣場1號門旁邊每天23:00至第二天天亮有很多燒烤攤占道經營,油煙擾民。
接到轉辦信訪舉報件后,龍文區立即組織區城管局、區交警大隊、步文派出所、碧湖街道辦等相關部門迅速行動,于7月24日23時10分至25日2時30分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對龍文區萬達廣場1號門旁邊及周邊區域的流動攤點占道經營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當晚,聯合整治行動共取締了占道經營攤點11個,暫扣一批非法經營工具,其中包括餐車9輛、拱形大帳篷1頂,桌、椅若干。整治過程中未發現燒烤攤點。
地毯式排查 立案處罰
據群眾反映,龍海市榜山鎮長洲村江東大橋上游西邊段,廈門取水口水資源處正對面岸邊有兩座廠房,所有者為連某某和黃某某,工廠夜間生產逃避監管,污水直接排放,污染周邊環境。另,江東大橋附近的市、縣級水源保護區有食品加工廠、大排檔、違建別墅等。
接到轉辦信訪舉報件后,7月25日,龍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趕赴現場核查。同時,龍海生態環境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執法人員會同榜山鎮政府干部,一并趕赴現場核實。
執法人員從北溪東岸的江東水質自動監測站一直排查勘察到西岸。經核查,在江東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對面確有兩座廠房,兩座均為閑置已久的空廠房,沒有任何生產設備,不存在夜間生產,污水直接排放,污染周邊環境情況。經了解,廠房業主分別為連某某與黃某某。
檢查還發現在江東大橋附近確有4家食品企業和多家大排檔及長洲村民自建房,未發現有違建別墅,現場相關部門已根據各自職能開展查處工作,并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立案處罰,確保水源地安全。
督促履職 杜絕污染
據群眾反映,漳浦縣前亭鎮鎮區梅亭大道農業銀行對面的小路距離鎮區主干道約80米,租用舊糧站作為碎石場、砂場轉運站,運輸車輛揚塵污染。
接到轉辦信訪舉報件后,7月25日,縣交通運輸局會同縣前亭鎮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取證。經核查,該地點沒有碎石和砂堆積,也沒有運載車輛出入,已整改完成。執法人員現場對該業主的堆場管理給予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督促業主認真履行職責。縣交通執法大隊將進一步加強對該路段的執法巡查,如有發現違法車輛將嚴肅查處,切實杜絕擾民揚塵污染現象發生。
核實問題 防止“一刀切”
據群眾反映,長泰縣興泰工業區工廠工業廢水直接排放,積山村至溪東村河道黑臭。
接到轉辦信訪舉報件后,7月25日上午,長泰縣縣長、副縣長帶領興泰工業區、武安鎮、生態環境局、工信局、水利局、住建局等單位主要領導趕赴現場實地核查。
經核實,興泰工業區積山村至溪東村河道上游產生工業廢水的企業共有5家,均配有廢水處理設施,因污水管網尚在建設中,5家企業工業廢水經企業環保設施處理達到一級標準后排入積山低排渠,經前山截流壩截入興泰工業區污水泵站,再抽至污水廠集中處理,未直接排放龍津溪。核查期間,其中2家企業總排口有排水,在線監控實時數據顯示排水狀態達標,其余3家企業未排水。但核實時,執法人員發現積山村至溪東村河道截流壩下游段存在水體黑臭現象,主要存在河道底部污泥沉積,截流壩下游水體黑臭,白色垃圾、雜物等漂浮物較多,水葫蘆繁殖快、數量多等問題,信訪件舉報內容部分屬實。
針對現場核實存在問題,興泰工業區、武安鎮等相關單位已于近期組織對該河道進行清淤清雜、挖土換填,保持河道暢通,并對河道截流壩進行加高加固。興泰工業區已聯系專業水質治理單位籌劃河道系統管理,目前已完成采水檢測,正在擬定治理方案。同時,長泰縣還將興泰工業區西北部片區污水管網納入全縣污水管網PPP項目統籌建設,目前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2020年6月可完工,管網投入使用后,該片區工業廢水將納管收集處理,實現雨污分流。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持續加強巡查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充分運用河道巡查、在線監控等手段,加強對涉水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
現場核查 積極落實
據群眾反映,平和縣小溪鎮工業路、文昌路交界處,居民區中無名廢舊塑料加工廠,臭氣、粉塵嚴重污染環境。
接到轉辦信訪舉報件后,7月24日,平和縣副縣長、小溪鎮黨委書記和縣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小溪鎮政府等相關部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經核查,群眾反映的無名廢舊塑料加工廠實際為平和縣金君廢品收購經營部,該經營部位于平和縣小溪鎮工業路368號,經營者為黃金君,于2019年6月12日取得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為廢品收購及銷售(危險品除外),主要從事廢編織袋、廢薄膜等廢品收購。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搭蓋鐵棚一座(約550平方米),鐵棚內存放有約20噸的廢編織袋、廢薄膜等廢品,配有一套油壓打包機,作業流程為對廢編織袋、廢薄膜等廢品進行人工挑揀分類后再打包出售,無清洗、造粒等生產設備。檢查時,該經營部處于正常作業,未發現有粉塵污染情況,未聞到有惡臭氣味。(本報綜合)
責任編輯:海凡
- 漳州積極處理中央環保護督察組轉辦的第5批群眾信訪舉報件2019-07-23
- 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報名 本月20日截止2019-07-17
- 漳州:“護河者聯盟”上演全民治水2019-07-17
- 福州:智匯晉安人才驛站揭牌 北京名醫現場收徒2019-07-14
- 招行回應:沒有受到因涉嫌違反任何制裁法律的相關調查2019-06-25
- 南靖縣發現古代分水石 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2019-06-24
- 云南昆明“滇池衛士”:寧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2019-06-20
- 具荷拉報平安現狀如何?具荷拉自殺原因輕生事件回顧2019-06-17
- “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保護區2019-05-31
- 12306“候補購票”擴圍全覆蓋 “加速包”或將成歷史2019-05-23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斬獲兩個項目冠軍 厲害了!漳州一中分校啦啦2019-07-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