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州市第六批“非遺” 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出爐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林志仁 林瑞紅)記者從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漳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日前正式出爐,共有58名傳承人上榜,其中來自金門的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承人陳榮文,成為首位獲評漳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臺灣同胞。至此,我市認定并公布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達238人,其中14人被認定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4人被認定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據悉,“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并將個性創造融入傳承實踐活動中,對推動傳統文脈持久傳承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此次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7個類別,涵蓋云霄龍船歌、漳州南詞、漳浦剪紙、漳州長樂客家山歌、漳繡技藝、剪瓷雕工藝等39個項目。其中,最資深的傳承人是1945年8月出生的閩南大鼓吹、小八音技藝傳承人楊月龍,最年輕的則是位“90后”——1992年出生的漳州八寶印泥制作技藝傳承人楊煜。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設立一批“漳州市青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習基地”,圍繞“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著力提升傳承實踐能力,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43個傳承傳習所、展覽展示中心,建有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省級示范點(示范園區)2批17個;擁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22項,其中16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6項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階段,我市還將在搶救保護“非遺”項目、加強“非遺”傳習傳承活動的同時,加快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相融合,讓更多優秀“非遺”文化能深入百姓,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生機,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閩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2019-06-18
- 沈陽非遺博覽會聚焦非遺保護,讓傳統技藝回到民眾生活2019-05-31
-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05-23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林戲傳習所“安家”梅林村2019-02-14
- 二〇一八“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2019-01-14
- 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福州)高峰論壇將于11月16日在福州舉行2018-11-14
- 廈門立法保護“世遺”鼓浪嶼 守住申遺初心2018-11-07
- 癡迷南音70余載 傳承人陳練搶救瀕危文化遺產2018-10-17
- 馬英九促重視書法 笑稱小心被韓國搶先“申遺”2018-10-16
- 尤溪聯合梯田亮相第五屆東亞地區農業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2018-09-0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泰:推動“黨建強企”和“引領+服務”行動2019-07-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