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大抓工業、抓大工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計劃圍繞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興產業發展,推進工業重大項目落地投建,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久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舉措。
發展目標
●工業提速提質
至2021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8000億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工業稅收占全市稅收比重45%以上。
●產業集聚發展
至2021年,培育打造石化、裝備制造、鋼鐵及鋼壓延、食品4個千億產業集群,分別達到1500、1500、1000、2500億元;培育年產值50億元以上企業20家、年產值百億元企業10家。
●企業創新創造
至2021年,培育壯大市級以上的企業技術中心超170家(含國家級5家、省級5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300家、工業設計中心超50家(含國家級5家、省級10家)、智能制造企業超150家(含國家級5家、省級15家)。
●項目增資增效
全市實現年度工業投資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
八大“支持”
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1.支持重大工業項目落地投建
對當年實際投資額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重大工業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對首次進入全國制造業500強的工業企業,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1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增、新上的規模工業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
3.支持智能制造
對獲得國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分中心的,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鼓勵支持重點建設工程和政府投資項目優先使用首臺(套)產品。對新研發且經認定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按不超過該裝備銷售額的60%給予補助;對新研發且經認定為省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按不超過該裝備銷售額的30%給予補助;單項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對購買漳州市企業開發生產的、列入國家或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的自主產品,按給予買方實際交易額的10%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新通過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認定的工業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長泰大通互惠利用機械化手臂管理車床。公司生產的閥門填補了國內超低溫閥門領域的空白,打破了國外超低溫閥門技術壟斷。
4.支持研發成果轉化
對于向研發單位購買專利技術,并委托研發單位實施中試的項目,經認定為國內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的,項目投產驗收后,按工業企業開展中試實際發生費用的2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對于與研發單位(機構)共建中試車間的工業企業,項目投產驗收后,按新增設備實際投資的5%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新認定為國家、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公共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的,給予國家級100萬元、省級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新獲批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工業企業,給予60萬元的一次性建站獎勵。對在站期間經中期考核和出站評定合格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助8萬元;對在我市從事科研工作,且與我市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出站博士后,給予一次性安家補助20萬元。
萬利達的生產車間,環境干凈整潔,鮮見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速運轉的機器。
5.支持做優工業品牌
對獲得中國商標金獎、入圍中國商標金獎提名的企業,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馳名商標行政保護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企業或組織,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福建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或組織,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漳州市質量獎的企業或組織,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首次獲得中華老字號的企業,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福建省老字號的企業,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標準化建設。對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福建省地方標準制訂或修訂工作的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二、三等獎的單位,分別給予15萬元、5萬元和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列入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列入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或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龍溪股份和臺商李茂碷在薩摩亞創辦的龍恩公司、在臺灣創辦的錒瑪公司強強聯合,攜手推進滾動功能部件項目。項目達產后,年可生產滾動功能部件182萬套。
6.支持市場開拓
鼓勵工業企業參加各類展會。對參加政府組織、列入年度計劃展會的,在省級展位費補助基礎上,單個企業單一展會境內及港澳臺展會補助1萬元,國外展會補助2萬元,“漳州味?世界行”活動在國外展會補助基礎上增加補助1萬元。
鼓勵工業企業應用電商開拓市場,對工業企業分立成立獨立電商公司,并將電商銷售額納入限額以上貿易業統計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電商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按1%給予最高不超過40萬元獎勵。
片仔癀車間一角。
7.支持企業融資
在“兩個不低于”(對于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前提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當年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每新增1億元,市級財政給予補助10萬元;對為工業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的8‰比例予以風險補償;為流通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的5‰比例予以風險補償。
推進工業企業補辦不動產權屬登記及產權分割。開辟綠色通道,建立健全工作機制,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不動產權屬登記補辦工作。積極開展產權分割工作,進一步盤活利用閑置土地和廠房,有效增加企業可抵押資產。
薌城區三寶集團鋼水出爐。該集團去年為全市納稅超十億元,去年投建的耐腐蝕熱軋卷板生產線直接填補了我省的產業空白。
8.支持校企共建
開展企業公益培訓。組織開展成長型企業研修班、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研修班等多層次公益課程,給予每人次300元補助;鼓勵規模工業企業引進有專業資質的管理咨詢機構開展戰略管理、精益生產、品牌策劃、信息化建設等服務,在項目實施驗收后,按企業獲得該項服務實際發生的費用總額,給予不超過50%補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萬元。
鼓勵市屬高校成立產業領域內工業技術研究機構、服務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對市屬高校按研發投入比上一年度增加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經認定為省級示范性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按照實訓基地儀器設備值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等前提下,允許各類園區根據當地實際需求,申請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租賃房,定向供應作為人才用房,并在用地、資金、稅費上依法依規享受保障性住房各項優惠政策。(閩南日報記者 蘇奕斌 通訊員 邱長勇)
責任編輯:海凡
- 8月起 泉州將在全省率先實現開辦企業“零費用”2019-06-25
- 上周新增報會企業54家 今年累計新增205家2019-06-25
- 以查代訓 漳州開展工貿企業專項執法檢查2019-06-25
- 漳州市“雙創之星”“首席科技官”開始申報2019-06-25
- 財政部等兩部門發文要求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2019-06-24
- 聯邦快遞將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外交部回應2019-06-24
- 福州出臺政策助推電商產業 最高補助300萬元2019-06-24
- 薌城區第二季度集中簽約和開竣工一批工業項目2019-06-24
- 具荷拉簽約日本經紀公司怎么回事?具荷拉為什么簽約日本經紀公司2019-06-22
- 薌城二季度簽約和開竣工工業項目投資80余億元2019-06-2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南靖一村民發現古代分水石 經鑒定已有400多年2019-06-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