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行技改式招商 漳州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工人在科華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技改后,東方科技生產中心流水線實現高效運轉。
在佳龍公司,科技人員在調試生產線。
海峽網4月1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高端精品鋼材、智能倉儲項目、數據庫追蹤系統、國際大健康生產線……3月28日,13個產業項目在漳州薌城區金峰開發區集中簽約,包括高爐工藝技術升級、超低排放技術等一批“技改式招商”項目實現簽約,可帶動工業投資近80億元。
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招商引資,如何搶抓機遇布局新興產業,如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薌城區決策者清醒地認識到,招商引資,不僅要引入“外來鳳凰”,更要培育好身邊的“金鳳凰”,幫助他們在現有基礎上,擴建廠房、增加生產線,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傳統產業也要開枝散葉
從2012年到2014年,漳州三寶鋼鐵年稅收連續3年徘徊在1億元至5000萬元左右,2016年快速提速,2018年,企業年稅收首次突破10億元。
同樣是賣鋼鐵,過去10年,三寶集團董事長王光文感覺“冰火兩重天”。“以前是賣鋼鐵,現在是賣‘科技’。技改讓我們改道,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他一針見血地說。
品質相當于不銹鋼,價格又比不銹鋼低,還能耐海洋氣候、耐海水腐蝕、耐鹽堿等,它,就是新型建材——耐腐蝕鋼筋。2018年,三寶取得了全國第一本耐腐蝕鋼筋生產許可證。今年5月,新上馬的耐腐蝕熱軋卷板項目即可投產,將新增產值80億元,新增利潤1億元,新增稅收2.1億元。
三寶的變化是薌城區“技改式招商”的一個縮影。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環保風暴”令一些高耗能企業退出市場,也讓一批環保型企業抓住機遇,再上項目,乘勢而上。
金峰開發區的閩光鋼鐵公司正在綠色化、智能化生產線領域開疆擴土。走進閩光帶車間,看到的是一幕幕智能生產圖景:整齊的帶鋼卷自動打捆完畢后,高達2米多的機器人立即俯身貼近,進行標號噴涂;根據捕捉的視頻信號,出鋼機器人精準控制出鋼機械設備,完成出鋼動作……
現在,閩光鋼鐵的工程師們還在忙著籌建年產80萬噸優質帶鋼生產線。“生產線上馬后,只要輕點鼠標,整個軋線都可以實現自動控制,還能看到大數據分析。”漳州閩光鋼鐵公司總經理潘建洲告訴記者,鋼鐵企業是一個勞動強度大、危險源點多、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技術和條件所限,部分一線工人仍要從事艱苦而繁重的體力勞動。新項目上馬后,數字化技術就被嫁接到傳統產業,一線人員減少了30%,產品由普鋼升級至優鋼,穩定性更高。 預計這條生產線年可增加銷售收入30億元,此外,“煤改氣”項目還能使工廠超低排放,成為“綠色工廠”。
“技改是非常有效的招商方式之一。” 薌城區委常委、金峰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郭炎河認為,技改激活了漳州市“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動力活力,“技改式招商”可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搶先布局新領域新產業
“不能四平八穩地保增長了,必須保持靈敏的嗅覺和超前的預判,這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元鎧人防工程公司的市場經理林偉明說,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 他們正在進行前瞻性的戰略部署。
“人防設備能防火、防煙、防水。多重防護的背后,‘通風技術’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一片藍海,需求量和利潤空間都很大。” 林偉明說,他們剛剛簽約的項目就是4號廠房及配套研發樓。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以增加年產值近3000萬元。
“人防工程一般有3~5年的保修期。完工后,廠家要花好多精力和財力對工程進行微調和保修。‘通風檢測項目’上馬以后,技術更穩定,無需返工。” 林偉明認為,科技力量越強大,服務就越貼近市場。新上馬的項目將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的“法寶”。
面對新市場新機遇,誰起步早,誰就可能贏得未來。
作為一家憑借凍干食品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 歐瑞園食品公司正借助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科技優勢向大健康食品產業布局。 “以前,我們做的是初級凍干食品。這兩年,我們布局精細凍干產品,例如糯米團、速溶銀耳湯、溶豆豆等。” 歐瑞園董事長黃屹表示,工廠共有面積50畝,其中,25畝已經建成生產車間和辦公樓。在剩余的空地上,他們將建設冷鏈物流凍庫,以及集生產車間、實驗室、展示廳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樓。
傳統產業,看規模;新興領域,看潛力。黃屹告訴記者,企業創立之初,就投入上千萬元運用新技術研發溶豆豆,并取得國家專利。不過,新技術研發之初,并沒有產生效益。2015年起,公司終于把冷板凳坐熱,三年銷售收入實現百萬—千萬—億元“三級跳”。企業裂變,增速之快,令人驚嘆。
“變是食品行業的主題。這種變化讓身處其中的企業壓力山大。因此,不可忽視研發力量。今年,我們也重金升級了實驗室。” 黃屹表示,很多國際大品牌十分看重知識產權。例如酸奶塊、銀耳湯、糯米團這些產品,企業剛剛拿到專利受理權,就有許多國際大品牌登門洽談合作了。
政府當好新經濟引導員
面對方興未艾的新經濟,薌城區各級領導干部盯牢一個字——“快”??欤褪强斐鍪?、快布局。
“金峰開發區的小企業眾多,他們有擴建和技術改造的需要。只要企業的擴建項目僅用于工業生產,我們就會特事特辦,馬上研究批件。” 郭炎河認為,“技改式招商”利用原有廠房進行轉型升級,落地快、見效快。
“轉型、擴大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有的企業卻把轉型簡單等同于‘轉行’,輕易拋棄主業、忘卻初心,最終給企業埋下‘地雷’。”潘建洲則認為,機關干部聚焦項目服務,也可以幫助企業把好方向。
“我們的照片都在企業內部‘上墻’了。另外,干部每周上班五天半,與企業同步,確保他們隨時找得到人。”金峰開發區招商辦副主任鄭蔡樂介紹說,開發區建立干部職工卡片“掛牌”服務,每個項目由一名領導及一名干部掛點服務,深入具體項目,實時跟蹤服務,保障項目用地,協調產能指標,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推動項目快速落地。
“掛牌服務”是金峰開發區謀劃未來、創新制勝的重要一招。而各級政府的補貼和獎勵,更是放大“技改式招商”的疊加效應。
歐瑞園正是補貼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我們報的新項目、新設備都有補助。企業還能享受研發費的‘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收。廠房蓋到5層,貨梯也由政府全額補助。”黃屹說,企業要擴大生產,做強、做優、做穩,少不了政府的推力。
通過為企業技改項目發放“紅包”補貼,薌城區鼓勵企業再上馬新項目,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僅金峰開發區,2018年發放的企業技改補助資金就達579.73萬元。
最近,薌城區又出臺了相關文件,組織成立工業項目統籌協調領導小組,構建區黨政“一把手”親自抓、開發區主官專職抓、人大政協合力抓的工業企業服務領導體系。
思路一變天地寬,技改“改”出招商引資新能量,“改”出發展新優勢。如今的薌城工業,正站在一個全新起點。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漳州部署打擊制售假冒卷煙工作2019-04-16
- 漳州食品的“煉金之路”:小食品做成大產業2019-04-15
- 漳州將開展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 2020年底前完成2019-04-15
- 漳江灣特大橋:完成交工檢測工作2019-04-15
- 注意!漳州出現一新型詐騙模式 不少學生中“招”2019-04-12
- 漳州全市防震減災工作視頻會議召開2019-04-11
- 漳州出臺17條措施促進就業2019-04-11
- 漳州已受理557件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2019-04-09
- 福建漳州:一朵鮮花,催開了產業的綻放2019-04-08
- 漳州萬利達:生產流程智能管控優勢資源實現共享2019-04-0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閩南師大推出“2元健康早餐”受學生歡迎2019-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