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5醫院助產士朱月卿:“產房就是我的人生舞臺”
她把全部的愛奉獻給接生的母嬰,175醫院助產士朱月卿:“產房就是我的人生舞臺”
聽到新生兒第一聲啼哭,朱月卿一臉欣慰。
“生孩子找她準沒錯!”提起175醫院產房護士長朱月卿,人們都夸贊她。1989年入職,在助產士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9個年頭。 “產房就是我的人生舞臺。”朱月卿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自己心愛的護理事業。
當助產士要吃苦
在醫療界流傳過這樣一句話: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說的是在產房里工作,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的確,產房不像其他臨床科室,新生兒晚上生的比白天還要多。朱月卿清楚地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科室明確規定:助產士要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務必能隨叫隨到。沒多久,她便深刻體會到助產士的作息時間是多么沒有規律,整裝待發,一接到電話,容不得半點遲疑,凌晨上班、通宵加班成了家常便飯。
記得有一次,下午2點朱月卿開始上班,當第一個產婦剛生產完,另一個產婦又開始有動靜了。當最后一名產婦生產完,已經是晚上11點多。由于身體嚴重透支,朱月卿直接趴在值班室的椅子上睡著了。接班的護士把她拍醒,她正準備回家時,沒想到任務又來了——一位推遲產期的準媽媽被送了過來……在產房工作的29年里,朱月卿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長達半年多的時間是吃住在科里。
換位思考贏尊重
一天,一位農村產婦即將分娩。由于曾患過小兒麻痹癥,產婦有一條腿的肌肉嚴重萎縮,如果自然分娩,不僅難度大,還可能有生命危險。當時產婦背上長了一個大毒瘡,不時散發著陣陣惡臭,處理不好也可能引起產后感染。像這種情況,按常規是做剖腹產比較合適,可產婦的丈夫懇求:“護士同志,我家里很窮,能不能順產?”朱月卿完全能理解這句話背后飽含的期盼和苦衷。經過仔細檢查,她發現胎兒體位一切正常,符合順產的條件。于是,朱月卿顧不上產婦身上發出的難聞氣味,讓產婦把那條殘疾的腿蹬在自己的肩膀上。接著,在她的不斷鼓勵下,這位堅強的母親順利產下了一個健康的嬰兒。當朱月卿滿頭大汗地走出產房,那位產婦的丈夫突然跪到她的面前,連聲道謝。平日里,朱月卿會在路上碰到她接生的產婦和已經長大的孩子,當看到人家笑著和自己打招呼,聽到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叫著“阿姨”,她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為大家舍小家
因為經常加班的緣故,朱月卿很少有自己的私人時間,曾經交往過幾個異性朋友,也由于聚少離多而分手了。直到2010年,忙于工作的她才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在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們一直沒有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無數素不相識的母嬰。
對于家人,她總覺自己虧欠得太多。為了她的工作,全家人的生活節奏都圍著她打轉。一有凌晨加班任務,體貼她的丈夫總是親自護送她上班。有一年中秋節,原本約好全家吃個團圓飯,可那天科室臨時來了七八個產婦,朱月卿忙到第二天才回家。還有一回,朱月卿的母親不小心被狗咬傷。當她接到電話火急火燎地往家里趕,準備帶母親去打防疫針。沒想到手機響了,電話里傳來孕婦疼痛的喊叫聲,她做出了一個狠心的決定:將母親托付給了一個鄰居,自己打的趕回醫院。當走進待產室時,她看到躺在床上呻吟的產婦和焦急的家屬,她立刻俯下身觀察產婦的宮縮情況,聽完胎心音后安慰產婦,在她的耐心引導下,產婦沒多久就順利產下嬰兒。 ⊙黎斌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34歲產婦送產途中誕女嬰 醫護接力搶救2019-03-25
- 產婦不能搬上手術臺 三名醫生跪地手術保母子平安2019-01-31
- 《兒子出生當天 爸爸車禍走了》后續 家中四個小孩誰來幫?2018-11-07
- 臍帶脫垂短時內可致妊娠終止 廈一產婦2分鐘內保住了孩子2018-09-28
- 聾啞產婦臨盆,醫護人員20多張暖心卡片助產婦分娩2018-09-20
- 記者產房跟拍無痛分娩:準媽媽生產前能說能笑還能涂口紅?2018-06-13
- 深夜接力獻血助產婦脫險 “老驥伏櫪”為學子圓夢2018-05-25
- 悲劇!南安:女子攜6個月大嬰兒跳水,雙雙身亡!2018-05-02
- 175醫院藥學科、麻醉科連奪全國競賽大獎2018-04-22
- 俄孕婦海中生下“水寶寶” 產前仍在盡情游泳2018-03-1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華安3名男子上山砍樹 1人被滑落樹根壓住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