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縣九峰鎮的曾先生,4個月前開始出現上腹部隱隱作痛,還有大便帶血等不適癥狀,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痛而已,沒想到被收治解放軍第175醫院消化內科檢查后,竟被發現體內有上千條寄生蟲,這讓參與治療的醫務人員都感到震驚。
去年12月9日,曾先生被檢查出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俗稱“血色素”)只有27克每升,而正常成年人的血紅蛋白至少在120克每升以上。考慮到可能是消化道的疾病,要明確病情,必須進行相關的內鏡檢查,但極重度貧血是實施這項重要檢查的一大禁忌,所以,醫務人員只好先采取輸血治療,目的是盡快糾正患者的貧血癥狀。去年12月14日,曾先生的貧血癥狀得以緩解,醫務人員便實施胃鏡檢查。結果令人震驚,醫務人員發現患者的胃腸道布滿長短不一的紅色寄生蟲,有的甚至已經侵襲到食道入口和咽部,數量有上千條。
由于擔心寄生蟲數量太多,單純的口服藥物殺蟲難以達到治療效果,于是醫務人員兩次采取特殊的內鏡治療,才將寄生蟲徹底清除干凈。經檢測鑒定,這些寄生蟲都是十二指腸鉤口線蟲。175醫院從醫30多年的消化內科主任張鳴青說,他第一次碰到長這么多鉤蟲的病例。
據悉,鉤蟲病是由鉤蟲寄生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鉤蟲卵經糞便排出,在潮濕的泥土里孵化而發育成絲狀蚴,幼蟲生活在土壤中或隨雨水、露水爬至植物的莖葉上,遇到人體后,利用其活躍的穿刺能力經指趾間皮膚侵入人體,經淋巴管或血管隨血流經右心至肺,并穿破微血管至肺泡,沿支氣管、氣管至會厭,隨吞咽活動經胃到小腸、十二指腸后發育為成蟲。鉤蟲多寄生于空腸上端,吸取黏膜上皮及血液,每天變換吸血部位,造成多處腸黏膜廣泛機械性損傷、引發小血管損傷、分泌抗凝血物質使破損的黏膜流血不止,進而造成人體持續性出血,且多為下消化道出血。
因患者發病原因難以明確,不過張鳴青推測,這可能跟曾先生平常喜歡打赤腳在屠宰場工作,加上直接飲用山泉水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他提醒市民,如果食用沒有煮熟的田螺或魚蝦,也可能引起這類疾病,即使是配以芥末和醋,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但并不能徹底殺死寄生蟲或細菌,最好加熱足夠長時間方可食用。
責任編輯:林航
- 福建省領導深入漳州、永泰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2
- 有了這家伙,漳州可能要稱霸了!2017-09-23
- 漳州全市普通公路移交接養工作 力爭9月底完成2017-09-21
- 漳州一男一女遭殺害 警方懸賞5萬元緝拿在逃嫌犯2017-09-19
- 又一廈門自貿區新政落地漳州2017-08-25
- 漳州:抓拍神器專治“濫用遠光燈” 有效減少交通事故2017-08-24
- 防臺風“天鴿” 漳州公安邊防急忙協助漁民搶收海產品2017-08-22
- 2017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節將于18日起在漳州舉行2017-08-18
- “花樣漳州”赴廈門推介旅游2017-08-17
- 漳州再添12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7-08-1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消除和整治了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