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退休人員,每12個月要進行一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在廈門,隨著人社部門不斷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和大數據共享應用,如今,74.5%的人已實現“無感”認證。
昨天上午,廈門市人社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日發布的《廈門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辦法》進行詳細解讀。
51.3萬退休人員
納入社會化管理
經過多年持續推進,廈門已構建起市、區、鎮(街道)、村(社區)、退休人員小組五級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服務直達基層社區。
目前,社會化管理的退休人員有51.3萬名,實現企業職工、城鄉居民、被征地人員及省部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全覆蓋。
大數據比對認證
占比達74.5%
《廈門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辦法》共五章29條,在六個方面對舊辦法進一步優化完善。
其中,備受退休人員關注的“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人社部門通過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和大數據共享應用,由原先的“以信息比對為主、‘互聯網+服務’與社會化管理服務相結合”的模式,調整為“以信息比對和自助認證為主、社會化管理服務兜底的遞延認證模式”。
換句話說,廈門市人社部門充分運用全民參保、就醫等政務共享數據,進行信息比對核實,實現退休人員“無感”認證。目前,廈門市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大數據比對認證占比74.5%。
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
有3種方式可選擇
根據人社部規定,退休人員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后每12個月至少認證一次,超過12個月未認證將會被暫停養老保險待遇。市人社部門將在認證期滿前2個月發送短信,提醒退休人員及時認證。
目前,廈門市主要有三種認證方式。在74.5%的人都可以通過大數據比對認證的基礎上,退休人員也可以通過微信自助認證和社會化服務認證。
微信自助認證:退休人員可登錄“廈門智慧人社”微信公眾號,按提示步驟進行人臉識別,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認證。
社會化服務認證:對于高齡和行動不便等無法通過微信自助認證的退休人員,可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協助完成認證。境外居住人員不能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也可憑當地相關機構出具的認證材料,交由其管理服務所在地辦理資格認證。
責任編輯:唐秀敏
- 財政捉襟見肘 英國取消千萬退休人員采暖補貼2024-09-11
- 廈門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 總體調整水平3%2024-07-02
- 法國民調:28%退休人員對生活滿意度下降2023-11-24
-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 惠及全市18.93萬人2023-08-08
- 廈門啟動退休人員幸福直通車系列活動2023-05-31
- 今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3.8%2023-05-22
- 漳州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增至2611.48元2022-08-02
- 泉州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十六連調2021-06-18
- 廈門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漲了 采取這些調整辦法2021-06-17
- 漳州市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調整完成發放到位2020-08-1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市食安辦邀請專家詳解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2025-03-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