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玉婷 通訊員 陳智勇)“廈門,真的看不膩!”“這就是廈門!”打開朋友圈,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央媒發布的推文仍在刷屏。點開文章,一幅幅廈門生態美景令人陶醉,其中,讓人難忘的肯定少不了這抹“廈門藍”。
廈門有多“藍”,這項最新成績也許可以說明——昨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4年9月和1-9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1-9月,在168個重點城市中,廈門空氣質量排名第六。在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中,廈門再次拼出好成績。
【亮點1】
鞏固深化協同攻堅機制
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打好藍天保衛戰,凝聚攻堅合力至關重要。“我們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組織實施《2024年度藍天工程行動計劃》和三輪‘守護藍天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積極借力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每月一題’揚塵專項治理,有效凝聚各級各部門工作合力,協同推進空氣質量提升工作落實。”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技支撐,為守護“廈門藍”插上智慧翅膀。廈門充分利用“廈門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借力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市氣象臺等技術力量,堅持每日、每周、每旬開展空氣質量分析預測,在重點時段、關鍵節點還將加密會商分析,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有效開展空氣質量管控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今年,廈門深化協作機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要求,全面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海滄區和漳州市臺商投資區、翔安區和南安持續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不斷壯大守護“廈門藍”朋友圈。
【亮點2】
持續推動結構優化轉型
促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為“廈門藍”保駕護航。近年來,廈門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抓手,加快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進低碳園區、低碳景區、低碳社區建設,引導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布局,讓“清新的藍”“宜人的綠”常在。
此外,在推動運輸結構轉型方面,全市新能源車滲透率也持續提升。今年來,新增及更新的出租車新能源占比達99.2%。廈門港1-9月累計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箱量9.4萬標箱,同比增長22.58%,靠港船舶使用岸電831.1萬度,同比增長155%。廈門空港橋載設備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
【亮點3】
深入實施專項污染治理
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減排
“今年,廈門接續開展城市揚塵點題整治和‘每月一題’揚塵專項治理,持續深化建筑工地、城市道路、儲備土地、港口碼頭、工業企業五類揚塵污染整治。”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拿出一組數據,1-9月,全市共巡查檢查揚塵點位9166個,推動整改揚塵污染問題4172個,建立揚塵污染問題線索移交及部門聯合懲戒機制,持續提升揚塵治理成效,全市涉揚塵投訴同比下降33.5%。
與此同時,廈門謀劃推進47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132家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治理。累計開展涉VOCs企業現場檢查和指導幫扶1078家次,完成兩輪儲運銷環節油氣回收系統專項執法檢查。
持續推進鍋爐污染整治,促進清潔低碳轉型,謀劃推進40個鍋爐窯爐治理項目,完成鍋爐窯爐改造10臺、關停22臺,開展鍋爐、窯爐環保設施運行及在線監控設施運行檢查92家次,全方位、多角度守護“廈門藍”。
成績單
2024年以來,廈門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藍天工程行動目標任務,凝聚攻堅合力、保持攻堅定力,接續開展三輪“守護藍天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1-9月,廈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375,同比改善8.2%,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6,較上年同期上升4位;六項主要污染物“五降一平”,整體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9;PM2.5濃度1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3;空氣質量優良率99.6%,同比持平,全省排名第1;優級率70.8%,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福建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方案》2024-10-21
- 7月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公布廈門排名全國第一2024-08-27
- 7月空氣質量廈門排名全國第一2024-08-26
- 6月份泉州中心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100%2024-07-29
- 今年上半年湖里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9.3%2024-06-27
- 生態環境部通報5月空氣質量狀況 廈門全國第五2024-06-27
- 廈門海滄空氣質量優級率去年排名全市第一2024-06-19
- 2023年廈門空氣質量優良率99.7%2024-06-05
- 今年前4月廈門空氣質量優良率99.2%2024-06-05
- 泉州4月份中心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100%2024-05-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天文大潮來襲 廈門沙坡尾變身“東方威尼斯”2024-10-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