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垃圾分類工作連續20個季度名列全國第一……昨日上午,首個全國生態日廈門活動舉行,廈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共同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交流會,介紹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總結交流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做法。
活動現場,市發改委介紹了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據悉,多年來,廈門市堅持生態立市,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整體謀劃,縱深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方位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奮力繪就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廈門畫卷”。廈門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垃圾分類工作連續20個季度名列全國第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100%。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全市域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顯著,今年5月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
廈門多項生態文明改革經驗獲全國推廣,其中,觀音山沙灘修復工程獲得全國優秀海洋工程獎第7名;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被自然資源部列入全國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筼筜湖綜合整治工程獲評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項目、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評為“東亞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整治經驗同時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市市政園林局、湖里區、翔安區也分別介紹了筼筜湖治理、湖邊水庫綜合整治、老漁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
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
湖邊水庫綜合整治 帶動片區生態產品價值蝶變
近年來,湖里區通過實施湖邊水庫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啟動片區內三大核心板塊的同步改造提升,在不斷提升片區生態環境質量、有效增強片區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同時,已形成了集高檔住宅、高端商務、休閑購物、高端醫療、文化旅游、健康養老、宜居生活于一體的發展格局,片區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得到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條依托良好生態產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如今,湖邊水庫已成為廈門生態花園之城的“新客廳”。
翔安老漁村 文化賦能提升生態產品價值
澳頭村地處翔安區最南端,秉承“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發展理念,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通過懷遠湖綜合整治、農村污水全收集治理、危房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實施,大力開展生態環境整治提升,恢復澳頭水鄉生態之美。同時,將生態資源與中西方藝術主題鄉村文化旅游相結合,構建澳頭“美術美食”、歐厝“漁港漁歌”藝術特色,促進漁港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成為生態、智慧的漁港經濟文化區,實現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系統提升。
責任編輯:唐秀敏
- 五年來 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如何?成績單來了2023-05-19
- 福州: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2023-05-05
- 福州將編制實施美麗福州行動方案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2023-03-31
- 福州市出臺“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規劃2023-03-13
- 福建將樂:在綠水青山間推進生態文明教育2022-11-29
- 南平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2-11-22
- 生態福建 綠色發展 鄉村振興活力足2022-11-16
- 武夷山國家公園:創新驅動,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2022-11-10
- 國家公園時代,武夷山闊步向前2022-10-14
- 喜迎二十大 | 福建:綠色經濟 馭勢騰飛2022-10-1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思明區組織全區學校開展消防安全培訓 筑2023-08-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